北院的翠微古泉旁有座露天铜观音,观音手捧一枚宝珠,不少香客将其误认为是传说中的送子观音,因此这里香火很旺,远道来求子的信众多余求福求财的。铜观音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台北大雄精舍赠送,象征着祖国海峡两岸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钟亭旁边是念佛堂,于1908年建成,1911年毁于战火,民国初年再次重建。堂内供西方三圣,所以也称三圣殿。西方三圣各由长4米、直径1米的樟木雕刻而成,供桌前帘幕栏有四组唐僧取经故事的镂空浮雕群像。
归元禅寺打破了一般寺院沿着中轴线递进的传统格局,黑瓦白墙,高低起伏,疏密相间又自成一格。绿树掩映的藏经阁高18米,共两层五间,复建于1920年。砖木结构的藏经阁,顶为大脊,鱼角搬爪、飞栱飞檐、古朴玲珑。
藏经阁是北院的主体建筑,正中供奉白玉释迦牟尼佛坐像,由缅甸佛教三宝弟子于1935年8月赠予归元禅寺。
这里也是收藏佛教经典和艺术珍品的地方,二楼收藏有巴利文、梵文贝叶经,《龙藏》等六大类大藏经,还珍藏有镇寺之宝——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杨枝观音》拓碑。一楼匾额“胜大宏阔”,1915内由黎元洪总统所题。
藏经楼旁是徽派建筑式样的大士阁,大士阁内主要供奉着观音菩萨,据说早年在武汉有“大士阁求子”的习俗,这座殿堂也俗称“娘娘殿”或“送子堂”,是香火颇盛的地方。
大士阁供奉自在观音和十八罗汉、十二花甲子,姿态各异,法相庄严。左侧墙壁上镶嵌的摹刻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杨柳观音像,线条流畅、雕工细腻。
大士阁建筑及门墙上端的四组泥塑图案,具有独特的壁塑艺术风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