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一日游(1)——东山学校(上)

标签:
湖南湘乡涟水河“东山书院”“东山学校”便河石桥 |
分类: 山水印象 |
2014年2月4日是正月初五,我们用了五小时、驱车450公里,从武汉来到湖南湘乡市给大姐家拜年。美丽的涟水河贯穿整个湘乡,小城不大,但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大姐家到韶山冲毛泽东故居也只有二十多公里。
在湘乡只待一天,也就不想再去韶山冲“朝圣”了,就在市区几个景点看看,首先要去的当然是著名的“东山书院旧址”了。面临涟水河、背依东台山森林公园的“东山书院旧址”,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南“红三角”旅游圈上的红色景点。
“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由湘军将领刘锦堂倡修;初建时名为“东山精舍”,1900年改称“东山书院”,1905年改为“东山高等小学堂”。“东山学校”是全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1910年少年毛泽东在此求学。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题写了校名,正式定名为“东山学校”,现在的东山学校已是湖南省的重点中学。
“东山学校旧址”旁,有幢四层的仿古建筑,它是“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春节闭馆,我们也就径直进入旧址去参观游览。
“东山学校”的旧址是就是“东山书院”,“书院”现为东山学校的一部分,“书院”的北阙屋建于1905年,门额上“东山学校”四个大字是毛主席亲笔题写。
“东山书院”整体外观为椭圆形,基本上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原貌,为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群。学堂外围环绕着清澈的便河,青砖黛瓦、绿树掩映的建筑,就是著名的“东山书院”旧址。
“东山书院”外围由围墙、阙屋,环河、石桥,以及头门组成。进了北阙屋,沿着围墙往书院走去,可以见到一座约三十来米长的石桥横跨在便河之上。石桥西面是石照壁,石桥的东面就是“书院”的头门了。
石桥由石墩、石板、石栏杆组成。石桥下河水清清,密密麻麻的锦鲤在水面上嬉戏觅食,形成了一片红波,也是一道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