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八日游——“敦煌”(9)

(2019-08-23 06:15:21)
标签:

敦煌

莫高窟洞窟

“九层楼”

“藏经洞”

敦煌藏经洞陈列馆

分类: 山水印象

沿着白杨树林往“九层楼”洞窟入口走去,导游告知洞窟不允许拍照,相机只能寄存在入口处。因此面对依山而建、高耸飞檐、高45米的“九层楼”,我端着微单先在洞窟外的“九层楼”广场,对着这洞窟里的最高建筑狂拍一通。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九层楼”是莫高窟的第96窟,在石窟群的正中,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也称“大佛殿”;大佛为唐代修建,所以弥勒菩萨的造像非常丰盈圆润。“九层楼”从最初的两层,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才改建成了九层;眼前红色飞檐的雄伟建筑,是1986年重新加固维修的。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寄存了微单,过了安检,随着景区导游进入了莫高窟洞窟,首先来到北边的17窟游览,也就是闻名中外的藏经洞”,由于洞窟内不能拍照,只能“借用”网上照片加以说明。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1900622日,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发现了藏经洞”,并陆续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4万余件。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藏经洞”对面是以前的下寺“三清宫”。 敦煌研究院于藏经洞发现百年之际,修复重建此寺,辟为"敦煌藏经洞陈列馆"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藏经洞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时开造,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约在11世纪,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战争的灾难,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然后外筑补壁,并绘壁画掩人耳目。湖北麻城人王圆箓道士发现藏经洞后,以私售藏经洞文物和募化所得,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三清宫,寓居于此。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藏经洞中的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绝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陈列馆展示了藏经洞精美文物及发现、流散之史实,以昭示后人。藏经洞遗书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陈列馆院内有陈寅恪“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刻石。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西北八日游——“敦煌”(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