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2019-03-18 05:38:19)
分类: 魅力武汉

离开“行吟阁”所在的小岛,沿着一段水杉绿堤继续北上,跨过“落羽桥”就是“濒湖画廊”景点了。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绿堤尽头是一三角洲,洲头有棵古树,为百年垂枝重阳木,绿叶繁盛、遮天蔽日。古树树干粗壮,虬枝峥嵘如游龙盘旋,奇妙无比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三角洲中部依地势建有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的仿古长廊,能有湖光山色入廊的艺术效果,故名"濒湖画廊"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半拱形的“濒湖画廊”的建在小山丘上,两翼长廊依山势错落而下,错落有致,两端有六角亭作依托,也呈半圆形状。“濒湖画廊”红柱绿瓦,中为方阁,重檐飞展;左右各接有曲廊,整个建筑平面呈扇形,总长85米。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濒湖画廊”的湖边有座“白象”雕塑,1974年由东湖风景区工艺美术师谢从诗先生设计建成。作为东湖合影的“拍照担当”,游客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与它合影。上世纪80年代,在央视天气预报栏目中,“东湖白象”的照片曾作为武汉的图标,出现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濒湖画廊”后面有条金桂夹道的路,可直达二百米外的“屈原纪念馆”。建于1958年的纪念馆是幢两层建筑,古色古香,馆前立有屈原的半身像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迎门展出的是横额“日月争光”的屈原半身铜像,馆内展示了许多与屈原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画艺术作品。还收藏有齐白石、徐悲鸿、泰云之德等书画泰斗捐献的字画。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展室陈列有关屈原的生平事迹简表、版画,还有屈原生活时代的青铜器、兵器、玉器、乐器、礼器、漆品的复仿品等。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