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2019-03-15 06:09:08)
标签:

武汉东湖

听涛道

“荷风桥”

屈原塑像

“行吟阁”

分类: 魅力武汉

由听涛轩北去是段长堤,左边是荷池,长堤上的“荷风桥”名应该由此而来;右边是郭郑湖,常有游船停靠在堤边招徕游客,乘船游湖的价格有点贵。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荷风桥”北面堤坝连接的是个小岛,四面环水、绿荫葱葱。绿道围绕着岛中央的“行吟阁”画了一个“圆”,环岛绿道旁还有“行吟阁游船码头”、咖啡屋、茶座等设施。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1955年兴建的“行吟阁”是座三层方形阁式钢混建筑,阁前立有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全身塑像:立像高3.6米,底座高3.2米,屈原昂首视天,仿佛正在漫步湖滨,高诵《天问》。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吟阁”高22.5米,四角攒尖顶,飞檐三层,上覆翠瓦。取《楚辞·渔父》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之意命名,檐下悬郭沫若手书"行吟阁"匾额。董必武撰有一联:“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坚,与日月争光。”对屈原作出了崇高的评价。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九章·哀郢》"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因此屈原到过今武汉一带,作为东湖屈子文化的“行吟阁”,把东湖和楚国最伟大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了一起。叶剑英元帅19794月在视察、游览东湖后,曾题词道:“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吟阁门首有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一旁还有石狮一对,古色古香。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吟阁开门较晚,难得阁一次。一层是屈子书画纪念品专柜,有旋转楼梯上阁。二层挂有屈子名句,二层到三层就变为平常楼梯了。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三层挂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周窗户紧闭,观景还凑合,拍照就有点牵强了。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