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

标签:
城市印象人文/历史伤不起日本教育互联网杂谈 |
分类: 一家之言 |
7月30日,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的普仁滩景区,几名游客穿着日本军装,拿着刀枪上演了一场“鬼子进村”的画面。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人穿着日军军服,挥舞着大刀,笑得很开心。还有女子扮作“村姑”,在几个“鬼子”的押送之下,朝前走。在另一张图片上,几个身着日军军服的人在用迫击炮“实战”演示日军攻击村庄,几个人一脸笑意。消息一出,引起外界一片哗然,“这也太伤害国人的感情了。”专家则斥其为“见利忘本”。
如同争夺“西门庆故里”、“潘金莲家乡”和“宜春叫春”一样,黄山旅游区让游客扮演鬼子抓“花姑娘”,说明旅游景区为了吸引游客、为了经济效益已经是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到了寡廉鲜耻的地步。
日本鬼子抓“花姑娘”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无数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都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而现在黄山旅游笑吟吟地将它撕开了,让我们又痛了一回。
如果这个旅游项目出现在日本,我们不会惊诧,只有愤怒。然而,这事确实没有发生在日本,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连鬼子都不敢做的事我们自己竟然做了,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拿国耻取乐、赚钱,最要脸要面子的中国人现以已经变得“无礼、不义、寡廉、鲜耻”,道德的标签已经难以遮挡贪婪的面目。看到游客得意洋洋、心满意足地端着三八大盖,骑着摩托车追逐“花姑娘”,我忽然想到原来国人的骨子里也藏有“皇军”罪恶的基因,甚至比鬼子更喜欢抓“花姑娘”,在那个时代,或许就是汉奸二鬼子。
其实,“抓花姑娘”的游戏不是第一次,在黄山景区之前,不少抗日根据地诸如白洋淀已经推广了“鬼子进村”之类的游乐项目,都是冠名为“红色旅游”。后来由于众多的反对声音而不得不叫停,今天看到黄山也叫停了,以后会不会死灰复燃呢?
从稍有温情的“没有钱万万不能”,到直白的“为了钱可以无恶不作。”已经是到了万劫不复的边缘,只不过如同温水里的青蛙,大难临头还不知道。
就在今天早上,有消息说日本横滨准备全面采用右翼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鬼子来了,国内景区的“皇军抓花姑娘”正好是投其所好,投怀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