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副市长周游60国取经还是旅游?

标签:
城市印象教育孔子人文/历史伤不起我记录杂谈互联网 |
分类: 一家之言 |
官员出国的初衷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别国的长处和经验,顺道看一下异国的风景和风情。当然,取经和看风景的费用无法分清,只能在一起由国家出。然而,这里面有个主次问题,取经是主,旅游是次,如果主次分明,没有人说三道四,但是,如果主次不分,甚至主次颠倒,不仅中国人有话说,就是外国人也会鄙视,起初中国官员出国,外国人热情接待,到后来知道了其中的奥妙,外国人躲得远远的,没有功夫陪你玩。
出国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按照宜宾市委宣传部的说法,说去了,那就是去了,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这表明官员出国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这样推测起来,徐副市长到过60多个国家还算是少的,恐怕一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都去过的也不少。
去了本不是问题,但涉及到费用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国家机关“三公消费”居高不下,其中出国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真的都需要出国考察吗?国家计生委因公出国(境)费用去年的决算数是470.54万元,2011年的预算数是494.01万元,而这两个数据都超过其2010年“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计生委出国当然是考察计划生育,而别的国家似乎没有我国这样的计划生育,难道是因为全球人口膨胀,计生委肩负着国际主义义务进行全球宣传?
如果是自己掏腰包,官员们还这样热衷于出国吗?这个道理谁都明了,如何解决也是谁都明了,但就是解决不了,其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不说也罢。
官员出国到底干了些什么?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是像唐僧一样,上西天求得真经,还有一部分是开会、进行商务活动、处理公务。但更多的是假借取经的名义出国旅游,君不见很多单位将公费出国当作一项福利吗?每一人都有份,按资排辈,轮流进行,有福共享,决不轮空。
值得警觉的一个问题是,近年来,有不少“裸官”频繁出国是为自己安排后事,将妻子儿子和财产转移到国外,一旦腐败东窗事发,拎个包袱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