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印象房价教育孔子人文/历史文化我记录校园高考 |
分类: 麻辣教育 |

如果说中国的商家不会做生意,那我可要跟你急。事实上他们很善于捕捉商机,节假日促销就一个很好的商机。各种节假日都被他们像搜狐一样搜光了,像百度一样度尽了,中国的、外国的节日都不放过。高考状元诞生的节日自然是个很爽的兴奋点,让商家觉得有无比的快感,好几天以前就开始预兴奋。
一到这个时候,商家的广告就铺天盖地,一切都与高考状元有关,一切都是状元成才的秘诀。奶粉是状元喝过的,尿布是状元用过的,布鞋是状元穿过的。保健药品的广告更是一马当先,“喝了××大补丸,原来不聪明的他一下子就成为高考状元”;“想和他(她)一样吗?请喝×××神液,助你成功”。看了这样的广告,再理智的家长也会忽然变得弱智,用平时吃咸菜省下来的钱,毫不犹豫地买下一大堆毫无用途的安慰。
杭州的商家更是无厘头。今年5月,高考前夕,杭州市场上热销一款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内裤。内裤包装盒上印的不是什么大牌明星,而是五个2009年各地的高考状元。所以,这款内裤应该叫做“状元内裤”。更雷人的是买这款内裤还会附送一本由状元们的经验汇总而成的夺冠秘籍,约一万多字,据说全部由状元们撰写。
我不知道商家如何撰写广告词,听说也没有写广告词,估计不好写。因为穿了“状元内裤”是长智力呢?还是长身体?如果是长智力,那不是屁股决定脑袋?如果能够长身体,那又是刺激什么呢?
各地的学校也跟着起哄,纷纷将状元往自己怀里拉。某小学的门口挂着一个大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我校学生×××成为今年高考文科状元”,一打听,原来某某某曾经在他们学校借读过一个学期。大学更是抛出绣球吸引状元,有一所大学甚至开出12万元的高额奖学金和免除四年学费的优厚条件。
热炒高考状元说明中国的教育在浮躁着,中国的社会在浮躁着。
教育的本来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培养人的能力、精神、人格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决不仅仅是一个状元。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以分数作为评价一切的标准,以分数作为对付学生和老师的法宝。急功近利的结果是升学率提高了,综合素质下降了;分数上去了,体质下来了;智力进步了,人格分裂了。每一年,素质教育都被一个高考状元轻轻松松地打垮了。
状元头上的光环犹如雨后的彩虹,是历经风雨的结果,艳丽明亮,赏心悦目,可喜可贺。却又有可能是昙花一现。
放过状元吧,捧杀有时比棒杀更可怕,状元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放过落榜的学生吧,他们已经够苦了,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面对更大的苦难。
在商言商,商人们捕捉商机没有错,错在他们不知道“商”的精髓是什么。质量是生命,诚信是根本。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的宣传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状元内裤如果穿不了几天就炸了线,露出的不仅仅是屁股,更多的中国商人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