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印象教育人文/历史文化我记录校园杂谈杂文/原创 |
分类: 深度反思 |
整个教育界恐怕没有多少人说应试教育的好,即使有也是心里想想而已,不敢说。挂在嘴边是素质教育,似乎不提素质教育就显不出自己有水平。
都说素质教育好。然而,大家做的却又都是应试教育,基础教育整天忙的就是中考和高考,而且,这项事业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期待中红红火火。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只要高考不消除,就永远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能是个幌子。
应试教育应该说是科举制度的产物。隋唐以前,人才选拔采取的是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选士注重门第,国家政权被门阀士族把持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一大批有为的下层寒士无法进入上流社会,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科举考试为天下所有的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应该说,开科取士对于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都是功不可没。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里,人才的选拔如果不想“任人唯亲”,考试仍然是一个不失客观公正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一个社会矛盾“缓冲器”的作用。所以,高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废除,各种各样的考试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既然要考试, 那就要教授如何考试,怎样比别人考得好。从这一点来看,应试教育没有错,以考试为目标组织教学也没有错。当个人的前途命运、荣辱得失都与考试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作为学校和老师不好好教人家考试而奢谈什么素质教育,那岂不是害了人家?
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应试教育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过程,谁能说应试教育教的东西一无是处?何况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通过考试检验。
问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走了极端,走进了死胡同而不知道如何回头,也不知道能否回头。考试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如何考试。一套试卷定终身,一次考试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显然是不合适的。能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否结合其他的考核手段对一个人进行综合评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这不是我能够回答得了的,否则,新任的教育部长就是我了。
行为总是跟着目标转。当考试的目标不只是一张纸的时候,你不想搞素质教育也难。
而现阶段,不提素质教育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