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羡林走了,大师的帽子给谁?

(2009-07-12 17:52:39)
标签:

杂谈

人文/历史

文化

文学/原创

分类: 一家之言

                     季羡林走了,大师的帽子给谁?

       季羡林老人走了,赤条条地走了,没有戴上不知道谁送的、但有很多人希望他戴上的三顶帽子:“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其实北大最希望他戴上三顶帽子,不是为了季老,而是拉大旗作虎皮。北大沦落到这个地步,实在令人感伤。上个世纪早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的时候,北大学术名流云集,学派林立、人才辈出,生机勃勃,哪需要用放大镜找人。如今的北大,暮气沉沉、万马齐喑,没有思想,甚至没有特点。季老走了,北大可能陷入惶恐之中,没有能够戴大师帽子的人了。

      大师的帽子人人都想戴。但凡田夫野老、凡夫俗子想也是白想,只有在学术界、文艺界、教育界或者什么界有一点成就的人才有希望,所以想戴的念头也最强烈。所以上海给余秋雨一顶“大师”的帽子,他就忙不迭地戴上了。我不是批评余秋雨,换作是我,我也会抢着戴上。人都这样,总有点私念,不想钱的想权,不想权的想色,不想色的求名,不求名的想钱,没有几个人能够免俗。

      季羡林是个例外,大师的帽子就是不要,所以我对季老很佩服,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我并不认为季老就是大师,他只不过在某个领域研究得很透彻而已。术有专攻,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研究得透彻的人多的是,是不是人人都是大师?

      其实,就像星爷电影《食神》里面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食神,或者人人都可以成为食神。人人都是食神,人人都是大师,这大师也就免了吧!

      大师的称谓可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出来的。无能或者无良的记者写不出实在的东西,就祭出了这顶闪闪发光的帽子招睐读者;大学可能想往脸上贴金;政府部门可能是一种安抚;想出名的人可能有潜台词:你都大师了,下次就是我了。

      季羡林识破了这些诡计,不要了。或者没有识破这些诡计,总之不要了。

      真正有划时代思想的人才能称为大师,季老的学说里没有。

      孔子可以叫做大师,但是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只是一个教书匠,落魄的教书匠,累累若丧家之犬。“圣人”的称号也是后世给的,他不知道。

      可不可以称孔子为大师呢?还是不叫吧,免得有人又想点子了。

      大师的帽子扔掉吧!大家还是裸着头,或者戴着自己的瓜皮小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