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飞
彭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14
  • 关注人气:9,2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   我是你的粉丝

(2009-07-10 11:55:15)
标签:

杂谈

人文/历史

文化

我记录

杂文/原创

分类: 谈天说地

                                       曹操 <wbr> <wbr> <wbr>我是你的粉丝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在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中,这一句用得最多,也最为中肯。

窃以为这还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我对曹操的欣赏不在于他是奸雄还是能臣,而是他是一个真正的“人”,率性而为的人,想哭就哭,想唱就唱,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没有城府,不戴面具。不像司马懿父子三人“三马同槽”隐藏在朝中,最终夺了曹魏江山。

在这一点上,易中天评曹操最为贴切:聪明透顶、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先从曹操临终遗嘱说起。大人物的临终遗嘱无外乎国家大事,人事安排,权力交接。但曹操偏不,他来个儿女情长。《三国演义》中写道: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

“分香卖履,留恋妾妇”可能为某些人不耻,却是我最敬佩曹操的地方。一个位高权重的大男人,临终的时候能够想到将自己所珍藏的名香分给侍妾,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含情脉脉,别样的风花雪月。曹操的妻妾众多,但我想他的每一位妻妾都能感受曹操的温情,此生无憾,无怨无悔。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曹操的“奸”是有名的,《三国演义》中有诸多描写,曹操杀粮官就是一例。曹操打袁术的时候,有兵士十七万人,吃饭成了问题,各地又逢旱灾,征收不到粮食。曹操只好向孙策借了十万斛,还是不够,粮官王垕就问曹操兵多粮少怎么办。曹操叫王垕用小斛发给士兵粮食,士兵普遍怨恨,说丞相克扣粮食。曹操秘密召见粮官,说要借粮官一样东西:“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粮官问借什么,曹操说要借你的头以压众怒,粮官大叫无罪。曹操说我知道你没有罪,我给你加个罪不就成了嘛,你尽管死好了,你的妻小我会妥善安置。还没有等到粮官辩解,就叫刀斧手推出去杀了,紧接着出告示说粮官用小斛发粮,盗窃军粮,按军法从事当斩。于是,士兵的怨恨消除了,一场危机化解了。

这一段描写,波澜不惊。曹操奸得直接,奸得自然,没有丝毫的掩饰,也没有冠冕堂皇,直截了当地借了粮官的人头。借人家的人头当然不能赞颂,但在乱世中却又是自然不过的事。

割发代首又是一例。《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曹操出征张绣途中,见一路麦子已熟,为安抚民心,发布告示“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巧的是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拔剑准备自刎。这时谋士郭嘉引用《春秋》为其开脱,曹操便顺水推舟,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以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他也不谦虚,自己免了自己死罪。

曹操拔剑准备自刎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只有一次,没有忸怩作态的一而再,再而三。有了依据可以不死时,很自然地不死了。谁愿意死呢?

制度弹性可能是曹操首创,但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如今的官员学会了犯罪后,坦然接受党纪政纪处分,从而免受法律追究。割发代首在现代有了创新和发扬光大,这都是曹操惹的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