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花钱上排行榜说明什么?

(2009-03-22 09:08:12)
标签:

人文/历史

我记录

杂谈

杂文/原创

教育

校园

分类: 麻辣教育

           大学花钱上排行榜说明什么?

 近日,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透露,曾有一家排行榜的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学校拒绝。

 

    首先,我要跟这些大学讲一讲道德经,尽管大学里研究《道德经》的专家、教授多如牛毛。但是,他们不一定真懂,或者是懂而不敢向校长说出来,抑或专家、教授和校长一起浮躁。我好歹也是个老师,所以有必要说说,就像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喂我们心灵鸡汤一样,只不过我给他们喝的不是鸡汤,而是一副让人清醒的中药。

   请翻到《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一下:有道德的人像水一样有柔性,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甘愿停留在别人都不愿意呆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有道之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这是叫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与世无争。为什么要学习水?有什么好处?在这个讲究利益的年代里,不把好处讲到,恐怕没有说服力。

且看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河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统治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所以,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有负担;引导人民向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伤害。所以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拥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第六十六章的关键词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华东沿海的一些大学纷纷内迁。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了著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自 193854日开始上课,至194654日结束,整整8年时间。住的是土墙茅草校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黄昆、叶笃正、宋平,彭佩云等。学校云集了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许多大师,像闻一多、朱自清、费孝通、朱光潜、周培源、陈省声、华罗庚、冯友兰、钱钟书。

没听说当时的北大、清华、南开闹排名,谁想当老大,谁想当掌门,也没有听说西南联大和别的大学争名次。但是西南联大的声誉比现在的某些所谓名牌大学不知要好多少倍。

大师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不为名、不为利;大学也是不显山、不显水的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着。但是西南联大名扬四海,直到现在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交口称赞。

大学争名次,不管花钱还是没有花钱,都只能说明大学的浮躁,说明大学倒向娱乐界,向娱乐界看齐。这样的大学不可能有思想,有精神,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什么时候大学拒绝上排行榜,这所大学才有点希望。

我没有于丹教授讲得亲切。

我只是粗鲁地认为:大学应该有水性,但不能像杨花那样轻飘。

 

            感谢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大学花钱上排行榜说明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