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者》之   唯有“隐者”留其名

(2008-10-27 16:55:06)
标签:

杂文/原创

文学/原创

黎姿退出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事实上,真正的隐者不管是在山林还是在市朝,后人都是不知道的,知道了就不是隐者了。长安城不远的终南山一直吸引着不少隐士,因为离首都近,有朝一日朝廷缺人了,可以直接从终南山选。所以终南山只是一个香饵,要钓大鱼。要是真的想归隐可以到昆仑山去,或者像老子一样西出函谷关,就不知去向了。

     第一个钓大鱼的就是姜太公。他的鱼钩都是直的,离水三尺高,而且高调宣称要钓“王与侯”,倒也直率。果然钓到周文王这条大鱼,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到文王那儿自荐,非得要绕这么一个圈子。绕圈子最多的还是诸葛亮,他绕了三个圈子,才跟刘备走了。归隐可能是做官,尤其是做大官的一条捷径了。瞧,这人隐逸山林,多少人请他都请不动,肯定是个大贤,再不请就晚了。

陶渊明是做了官以后归隐的。我以小人之心揣测他可能是嫌官太小了,那彭泽县令实在没有什么做头,只有五十斗小米,见到谁都要弯腰作揖,当然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快活。其实,要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肯定是要吃些苦,受点委曲的,为大义折点小腰又有何不妨?既想当英雄,又想天天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十八摸”,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终南捷径让我对隐士的神往大大地打了折扣。我想像的隐士应该是鹤发童颜,长袖飘飘,不食人间烟火。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