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孟子两章》练习题(原创)
(2018-01-07 16:30:41)分类: 精心以治学 |
(一)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判断下面关于《富贵不能淫》理解分析的正误。
②孟子认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意思是说这一般人所要遵守的“礼”,孟子对此持一种不屑的态度。
③“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一句的观点与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一致的。
④孟子所说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分别喻指“仁”“义”“礼”。
⑤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
⑥孟子提出“大丈夫之道”与张仪、公孙衍的“妾妇之道”形成对比,突出了大丈夫要心怀仁德、践行仁义,不能因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的追求。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恒过,然后能改;
4.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被任用。
B.
①劳其筋骨
C.
①曾益其所不能
D.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通晓。
5.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生于忧患
B.
C.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判断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表述的正误。
① 孟子在本文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