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山村教师豆红波(上)
(2010-12-18 16:14:07)
标签:
杂谈 |
电影文学剧本(转)
山村教师豆红波(上)
1、晨。外。
大山绵延,薄雾轻罩。
一条崎岖的山路环山绕岭蜿蜒前伸。
2、随着渐近的“破锣般”的马达声,山路上出现了一个骑着摩托的人。
3、万山丛中。日。外。
一块拓展的平地上,有几排房舍。房舍前不大的操场上高耸着一根竹杆。杆上悬挂着一面已经有些变色的国旗。这就是鹿青村小学。
4、山道 上。日。外。
摩托车像一个碎汉似的摇摇摆摆前行。正要拐弯,突然连人带车摔倒在陡崖沿上,行李卷掉在了地上,扎在行李卷上放在一个塑料口袋里的一叠作业本散乱地摔了一地……
5、学校操场前。晨。外。
国旗下,100多名小学生整齐地列队,不很规范地向国旗行礼,并参差不齐但却卖力地唱着《国歌》。
国旗在稚嫩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6、陡崖旁。日。外。
摔倒的骑车人连忙从地上爬起,将地上七零八落的作业本重新捡了起来和行李卷,放回已经有些破损的塑料袋内。继而又使尽浑身力气终于扶起了摩托车。
骑摩托者的人是一个衣着简朴,留着板寸头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珠子从他那憔悴的面颊和杂乱的发稍上滚落下来。他就是本文主人公豆洪波老师。
他看看手表,挣扎着上了摩托车吃力地发车……
7、一间大教室内。日。
讲台上没有老师。
正襟端坐的学生娃们耐不住寂寞,开始交头接耳私语:
“豆老师今天咋还不来上课?”
前排坐着的一个小男孩干脆跳上讲台,拿起教鞭,学着老师的样子,先做了一个端起空瓶子喝了一口什么的动作。
学生们“哄”地笑了。
8、在通往校园的山路上。日。
豆老师骑着摩托驶进了挂着“鹿青小学”牌子的大门。
9、教室内。日。
一小男生冲讲台:“周建国,你刚才喝得是什么?”
周建国:“我喝的是饮料嘛,豆老师每天讲课前不就先喝一口饮料吗?”
一女生:“那也不像豆老师……”
周建国:“谢小兰,老实点儿!”
一学生:“老师还流鼻涕?”
众学生笑。
周建国抹了一把鼻涕,有些羞涩和尴尬。
豆老师左手抱着一摞已经沾上了尘土的作业本,右手提着一个行李卷疲惫不堪地进教室。
周建国愣了一下,赶紧跑下讲台回到座位。
学生们大笑。
豆老师放下作业本和行李卷,艰难地走上讲台:“谢谢周建国同学为我代课。”
学生们又笑。
豆老师:“同学们对不起,今天老师迟到了……”
周建国:“豆老师,你已经迟到三次了。”
豆老师:“是三次了,我向你们赔礼道歉。”说着鞠躬。
刚一弯腰,一个趔趄,险些倒在讲台上。
同学们惊诧。
豆老师定了定神,扶着讲桌直起腰:“同学们,从今天起我就住学校了,老师再不会迟到了。”
谢小兰:“豆老师,你太累了,喝口水。”说着从桌子里拿出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递向老师。
豆老师:“谢谢小兰同学,我这儿有。”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可乐瓶拧开喝了两口:“现在上课。”
10、学校简陋的饭堂内。午。
一口古老的大锅冒着热气,锅下是柴火哔哔噼噼地响烧着。
学生们端着各式各样的盛水的缸子或者碗争先恐后地让豆老师从锅里给他们舀水。
豆老师:“别挤别挤,小心开水烫手。”
接上开水的学生坐一堆儿,就着碗里的开水,吃着早上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面馍馍,或者事先蒸熟了的红苕。有的孩子还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饮料瓶,从里面倒出切成小块状的泡菜下饭。
豆老师从包里取出一袋方便面,撕开包装倒入一个搪瓷碗内,并将包装袋随手扔扔进了熊熊燃烧的柴火中,柴火马上烧得旺了一些。
彭卫红、周建国等一群孩子蹲一块儿吃午饭。
满口塞满玉米馍渣子吃着饭的周建国突然停信咀嚼,目不转睛地盯着彭卫红的屁股蛋子。
他身旁的任小勇:“你看啥了?”
周建国指指彭卫红的屁股蛋子。
任小勇轻轻近前一看,“噗”地一声将一口饭喷出。
同学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目光一下移到任小勇脸上。
任小勇笑得前仰后合:“彭班长……彭班长露出屁股啦……”
彭卫红摸摸屁股,赶紧用手死死捂住破洞。
同学们一下子都撵过来看,都禁不住哈哈大笑:“彭班长的屁股都露出来了。”
在同学们的讥笑声中,彭卫红丢下饭碗哭着跑了。
这时正在烧着水的豆洪波听到同学们的笑声和彭卫红的哭后,跑了过来。当他明白是怎么回事时,连忙制止学生们。但是此时彭卫红已经消失在他的和同学们的视线中了……
11、彭大爷家。内。夜。
一条腿上打着石膏的彭大爷戴着老花镜俯下身给闷闷不乐的孙女彭卫红缝补裤子上的破洞。半天他缝好了破洞,咬断了线:“好了,这回可结实了。”
豆老师进屋:“彭大爷你好。”
彭大爷:“豆老师来了?”
彭卫红摸摸自己位于屁股处的裤上已经缝上的破洞连忙往里屋躲。
彭大爷不好意思:“……女孩子脸儿嫩……这么点事就跑回家了。”
彭大爷对着里屋喊:“豆老师来了,你还跑去藏着干啥?快出来见老师!”
彭卫红又委屈地哭了起来。
彭大爷劝慰地:“别哭了,怕啥?你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光屁股跑呢。”
彭卫红哭着:“可我是班长。”
彭大爷:“班长的裤子就不破了?”
彭卫红更伤心地哭着:“好丢人啊……同学们会看不起我的……”
豆老师:“没事儿,这有啥?我上体校的时候,裤子还破过一次,我现在不照样当老师吗?”
彭大爷:“哦,光顾说话了,豆老师快坐。”
豆老师应声坐在一根条凳上。
彭大爷对还再抽泣的彭卫红:“红红别哭了,抱柴禾烧水给豆老师沏茶去。”
彭卫红抽泣着转身出屋。
彭大爷忧伤地:“唉,这娃儿命苦,一年之内爹死娘改嫁,一下子就变成了孤儿……她娘改嫁的那天”
(闪回)
彭大爷家大门口。
年仅七岁的身子单薄的彭卫红抱着一床被子怯怯地站在大门口。
蹲院里抱头愁苦的彭大爷抬头:“……红红……你妈走了?”
卫红点点头,豆大的泪珠无声地从她眼里滚落。
彭大爷倏地站起,上前一抱起孙女来:“只要爷爷不死,就一定能把你养大……”
(闪出)
彭大爷:“从那以后这娃乖得让人心疼……原来我觉得凭我的身体能养大她,不让她吃太多苦的,可如今我的腿又成了这样……啥事儿都得让娃娃受委屈……”
彭卫红抱着一捆柴禾进屋欲烧水。
豆老师拦住她:“卫红,别烧了,一会老师还得回学校备课呢。”说着下地走到彭卫红跟前抚摸着她的头:“卫红,等这个月工资发了,老师一定给你买条漂亮的花裤子穿!”
彭大爷:“别,别,你已经给他缴了不少学费了。”
彭卫红望着豆老师又满眼生泪。
12、三年级教室里。日。内。
豆老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几个字后,转身面对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法。”
学生们在一片窸窸蟀蟀的声响中纷纷拿出课本。
豆老师环视一周,发现周建国的座位空着,他起过去问周建国的同桌:“彭卫红,周建国咋没来?”
彭卫红:“今天早上他跟我说,他妈妈让他这个学期退学,在家里帮着干活儿。”
豆老师沉思。
13、周家的麦地里。日。外。
周建国捆起几捆麦子,但怎么也背不起来。没办法,他只好解开套在肩膀上的绳子,把麦捆往高一点的地方拉,将绳套肩膀上再背。
这一次他总算站起来了,但往前走了两步,一个头脑栽又倒在了地上。
周建国从背子里爬起来坐地上“哇”地一声伤心的哭了,哭着哭着他忽地站起,使劲儿用脚踢那捆在一起的几捆麦子……。
一片嘈杂的人声传来。
周建国循声望去,见豆老师领着他们班的一群学生来到了麦地。
14、周家屋前的院坝上。日。外。
老周靠在横放着的轮椅旁整拾打麦的连枷,周妻埋头铺麦捆,满头满脸大汗淋漓。
豆老师背着周建国捆起的那背麦子,领着一群学生娃浩浩荡荡向周家院坝走来。
老周两口子一下傻了眼。
豆洪波带着学生们走进周家院院坝,放下麦捆、打过招呼后又往地里返。
老周:“哦……豆老师,娃儿们累了,快坐下歇歇喝口水”
豆老师:“同学们,你们累不累?”
同学们齐声回答:“不累……”
豆老师:“那好,我们接着干!”
日头当天,豆老师和学生们在收麦中忙碌着。
日头西斜,豆老师和学生们在收麦中忙碌着。
傍晚,豆老师和学生们最后一趟将麦捆扛进周家。
老周两口子望着屋里堆得小山似的麦垛不知该说啥。
豆老师揩着汗来到老周两口子跟前:“大哥,今天是周末,还有啥要紧活儿,我们帮你干”
老周:“没……没了……”
周妻:“豆老师,我知道你啥意思,可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看见了,建国他爸摔断了腰,工头就给了一千块钱不管了,如今这家里家外的活儿就靠我一个人……没办法,才叫建国退学帮我干活儿……”
豆老师:“大嫂,你们家的情况确实很特殊,但咱再苦不能苦孩子,将来的社会没文化啥也干不了。”
老周:“豆老师,啥也别说了,星期一我让建国上学去。”
豆老师紧紧握住他的手:“谢谢你……大哥……”
15、校办公室。夜。内。
七八个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电话铃响。
张老师拿起电话:“你好,找谁?豆老师?”
豆老师连忙接过听筒:“喂……哦彩霞……回去干啥,我刚把行李搬来学校……什么……好吧,明天是星期日,我一早赶回去”
16、桑柘镇豆老师家。日。内。
豆妈妈坐饭桌前喝粥。
周妻王彩霞端着碗:“妈,这事儿我估计洪波不会同意。”
豆妈妈:“不同意咋办?你们俩那点工资养活着五六张嘴够紧的了,妈心脏病一年吃多少药?妈不能把你们往死里逼吧?”
豆洪波风尘仆仆闯进门:“哦,妈来了?”
豆母:“哦,妈来和你商量……”
豆洪波:“妈你别说了,彩霞在电话里都告诉我了,不管咋的,他俩还有个当老师的哥嫂,我不能让弟弟和妹妹一个上学一个失学!”
豆母:“洪波,咱家不是穷吗!”
豆洪波:“山里孩子比咱家还穷,但大人们照样省吃俭用供娃上学,两人不就六百块钱学费吗?”说着从兜里掏出钱,数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还……差一百……”说着向妻子脸上投去求助的目光。
王彩霞啥话没说,从兜里掏出一百元递到丈夫手中。
豆洪波将手里的钱递到母亲手中:“妈,明天就让他俩去县中学报名!”
王彩霞:“洪波,今天还回学校吗?”
豆洪波:“回!我们学校的老师除上课还身兼好多校务工作,根本没星期天。”
豆妈妈:“洪波,你的脸色不好,要注意休息啊……”
豆洪波:“妈您放心,我是体校毕业,我的体质棒着呢。”
王彩霞抱一摞方便面过来:“给,带回去吃”
豆洪波接过方便面,放下几袋:“那就这样,我走了”说着出屋。
一阵“破锣般”的摩托马达声由近而远……
17、三年级教室里。内。日。
豆老师娓娓道来:“在一处深山老林里,住着一位孤独的老奶奶。老奶奶身边没有邻居也没有亲人,只有单调的风声雨声伴她度过每一天。她常常在想,要有一个活奔乱跳的孩子在我身边该多好。”
有一年冬天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场大雪,老奶奶用洁白的雪堆了好多雪人。她给他们安上鼻子安上眼。从此,老奶奶就把小雪人当成孩子,她每天拿个小板凳坐在他们中间爱抚着他们。
突然有一天,一个小雪人说话了:他稚声稚气地问老奶奶好,所有的小雪人都说话了,他们都问老奶奶好。这一下把老奶奶乐坏了,她冲山林喊:“山林啊,你听着,我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从此再也不孤单了……”
冬天很快离去了,春天匆匆忙忙向山林走来。
天变暖了,小雪人开始融化融化……渐渐地他们在老奶奶面前消失了……
老奶奶流着眼泪走进山林寻找他们。她来到一条小溪边,哗哗作响的小溪突然说话了:“老奶奶,你别伤心别哭,我们就是那些小雪人,等冬天到了,我们还会回到您的身边……”
教室里哑雀无声。
豆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说说雪变水水变雪的道理”几个字,回头对静静坐着的学生们:“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自然课的作业题。”
同学们拿笔、找本儿,在一片窸窸蟀蟀的声响中开始做作业……
任小勇在书包里翻了半天对同桌:“彭卫红,给我借两张纸行不?”
彭卫红:“我没纸。”
任小勇:“在你的作文本上给我撕一张行不?”
彭卫红:“不行,老师不让撕作业本。”
任小勇无奈,只好坐着。
豆老师在过道转了两圈儿来到任小勇跟前。
任小勇赶紧低下头。
豆老师:“任小勇,为啥不做作业?”
任小勇嗫嚅地:“没……没作业本了……”
豆老师:“为啥不早买?”
任小勇:“……我爸说……说卖了玉米就给我买……”
豆老师同情地看他一眼,在自己包里拿出一个作业本递给了他。
谢小兰:“豆老师,我也没作业本了,你看,我翻过来写呢。”
周建国:“豆老师,我的作业本也写完了。”说着拎起本子:“你看,就剩最后一页了……”
又有几个学生都说他们也没作业本了。
豆老师:“都是没钱买吗?”
众异口同声地:“是……”
豆老师沉吟片刻:“好,我知道了。”
18、大山深外。日。外。
豆老师翻山越岭采草药。
日头西斜,豆老师背着一捆黄连来到一处悬崖下。
悬崖上,一窝硕大的黄姜蓬蓬茂盛。
豆老师喜出望外,他放下背上的黄连,吃力地攀上悬崖。他抹抹流在眼里的汗珠,喘了几口气,用手中的刀去掏黄姜,掏了一会后又伸手扯拉黄姜。然而,就在此时,突然一阵钻心的疼使他不由惊恐地叫了一声。
一只令人心惧的大蜈蚣从黄姜丛里爬出。
豆老师闪身,脚下的石片被踩落,哗啦啦滚下万丈深渊……
19、桑柘镇豆老师家。夜。内。
豆老师躺在炕上。他的右手肿得像发面馒头。
豆妻王彩霞边吮吸豆老师的手伤,边无声地掉泪。
豆老师:“嗨,哭啥?这不是浪费感情吗?吃两天消炎药就下去了。”
王彩霞:“蜈蚣毒性很大的,蛰了好长时间都好不了,而且还会流脓的。”
豆老师:“疼过今晚就没事儿了……”
王彩霞:“你说你这是图啥呢?”
豆老师:“图钱啊!今儿采挖的黄连黄姜就卖了二十多块钱了,能买五十个作业本儿呢。”
20、教室里。日。
豆老师抱着一沓作业本给学生们分发。
第一个领到作业本的任小勇发现了豆老师包扎纱布的肿胀的手。
他走近豆老师拉住他的手:“豆老师,你的手咋了?”
学生们一下围过来。
豆老师:“没事儿,星期天采挖黄姜让蜈蚣蛰了……”
周建国:“豆老师,你也上山采药?”
豆老师:“不采拿啥给你们买作业本?”
周建国:“老师不是有工资吗?”
豆老师:“哦,我咋没想起这事儿呢?还是建国脑子好使。”
学生们拿着作业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说话。
任小勇:“豆老师,你手成这样咋写字了?”
豆老师:“能写。”说着走上讲台拿起粉笔。
他费了好大劲儿歪歪扭扭定下了“好好学习”四个字,不得不停住手无奈地叹息……
(请看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