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十年
(2009-10-14 14:23:10)
标签:
孩子成长育儿 |
分类: 这个可以是真的 |
孩子在一所居于狭小街道上的学校里读书,我每日早晨送他。尽管他可以选择坐校车,但白天我大部分时间像蚂蚁一样忙碌,只有早晨这段时间可以固定行程。因此只要不出差,我便利用早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密切与孩子的感情——似乎还有点弥补过失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一天中留给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常常是在我紧催急促的呵斥中,孩子慢条斯理的穿外衣、穿鞋子、扎红领巾、在脖子上挂饭卡。小孩子都有睡懒觉的习惯,不逼到一定份儿上,他断不肯早起二十分钟做这些准备。我看他背起了书包,便先他出门下楼去开车。待车预热好停到楼下,足足十分钟过去,还不见他下来,于是又打电话上去。原来是又忘了带水,返回去又灌装。
到了车上,他亦不肯老实。一会儿说老师说了,要求买一个书皮;一会儿又说老师让用废纸做一个小口袋。又常常想起某项作业又落了一项,于是把背好的书包又拽到前面,找出作业本来写——趴在车内的前台上,我倒真佩服他在晃动中写字的能力。边写边叮嘱我说,爸爸你开慢点,要不到学校前写不完;说完又看一下仪表盘上的时钟,又说爸爸你开快点,要不我要迟到。这大概是世界上最难调和的矛盾了,我又气又想笑,干脆不理他。
冬天的早晨是最不好过的,天冷孩子更不愿起床,被逼起来洗脸只作猫咪一样忽拉一把,像急战前一样手忙脚乱地把行头准备好,饭也等不到熟就跑出来。校门口有一家名叫“老家肉饼”的早餐店,便成了我们的食堂。售卖的服务小姐都熟悉了我们的面孔,见我排队,不待开口,她便在菜单上写上“肉饼四两,小米粥两碗,并通过面前的扩音器喊给传菜生。于是待我一到台前,饭食便已准备好。
看孩子被粥烫的挤眉弄眼,于是又找了空碗倒来倒去的弄凉,而此时他刚刚穿上的羽绒衣襟上早已油渍斑斑,说他又有何用?找餐巾来擦去了事。
目送他背书包走人,我已忙的脑门见汗。此时距离我上班时间还早,便斜倚在椅子上,透过落地玻璃窗看小巷里密密麻麻赶过来上学的孩子们。爸爸妈妈或隔辈的老人送着,走路,或者骑自行车、电动车,也有开了车挤进来又堵在里面出不去的。孩子们旁若无人地走,他们的前十年,几乎全用这样的方式度过。
校门口两侧有人在卖小小的毛绒玩具,灰太郎的,花园宝宝的。有学生围过来看,多半是女生。有人买了,挂在书包上,摇摇摆摆地走进门里去。
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