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2014-06-20 00:35:00)
标签:

丰台大井

荡平归极匾额

小屯敬老院石狮

卢沟桥乡史规划馆

纠错补遗

分类: 石雕碑刻

    为寻原存放在大井车站北侧街心花园石台上的乾隆御题“荡平归极”匾额,一路找到卢沟桥乡史规划馆,同时发现了原在小屯村敬老院的那对石狮。但是想进去拍个照片,女保安就是不让进,我让她请示领导,后来她们队长来了,说她可以帮我拍照,但人不能进去。我将像机给她,并告诉她所需拍的内容,她拍了一次,回来我提出还需几个镜头,她又去拍,应该说人家确实又尽职又尽心了。我又从栅栏外边拍了一些照片。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上面历史照片就是乾隆四十年(1775)建成石牌坊,有3个门洞,东西两面恭镌御书额,东侧题曰:经环同轨,西侧题曰:荡平归极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2007年11月,在大井公交车站北侧的工地上,出土了镌刻着乾隆御笔题字“荡平归极”的石匾。该匾宽220厘米,高110厘米,厚36厘米,汉白玉质,四框浅浮雕龙云纹,横题阴刻“荡平归极”四字行书,中间上部有阴刻篆书“乾隆御笔”方印,上下部侧面各有2个凹槽。据考证这块石匾是原大井村官道上的三门牌楼上的东、西两块匾额之一。
  北京史地专家孔庆普先生,解放初期在北京市建设局任技术员。他在回忆文章《北京城里的牌楼修与拆》里写道:“于1954年1月开始实施拆牌楼工程,计划年内拆除17座牌楼,首先被拆的是景徳坊 …… 而后又去拆广安门外大井村迤西跨于京保路上的砖牌楼”。京保路即现在的卢沟桥路。《日下旧闻考》记述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下令将大井村石道,原来的木牌楼改建成砖石牌楼,并且题写了两块石匾,东面是“经环同轨”,西面是“荡平归极”,说的就是这座牌坊。为什么将木牌坊改建成砖石牌坊,原来是为了迎接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军队,是对他们取得重大胜利的褒奖。
  据记载:老将阿桂在第二次征讨大小金川叛乱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清史稿·阿桂列传》记述,到了乾隆四十一年,“金川平 …… 诏封(阿桂)一等诚谋英勇公,进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四月,班师。上幸(乾隆皇帝亲赴)良乡城南,行郊劳礼,赐御用鞍马。还京献俘,御紫光阁,行饮至礼”。
  “郊劳礼”、“献俘礼”、“饮至礼”,这都是古代皇家庆祝军事胜利的重大典礼,紫光阁又是清朝的功臣阁。第二次征讨大小金川战争,被乾隆皇帝列入“十全武功”,极受重视,因此乾隆皇帝给予了胜利者阿桂极其优厚的封赏和礼遇。“荡平归极”牌坊,当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年得知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之际,决定在次年大军班师回京的必经之路大井村建造的一座纪念牌楼以迎接大军凯旋归来。并亲笔为砖石牌楼上的匾额提词,在迎接凯旋而归的队伍的迎面提词为“荡平归极”:
  “荡平”者,扫荡平定也。“归极”者,归于太极也。太极原指宇宙混沌未分之际,此处寓意国土完整。

在凯旋牌楼背面,也就是东面提词为“经环同轨”:
  “经环”者,经略环宇也。“同轨”者,统一政令也,暗用秦始皇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的典故。
  乾隆皇帝石匾题字的意思就是“扫荡平定了叛乱,恢复了国土的完整;经略环宇的原则,是要维持政令的统一”。
  “荡平归极”石匾出土以后,被安置在大井公交车站北侧的一处小土坡上的石台上。另一块“经环同轨”石匾,很可能还在附近的地下掩埋着。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原来放置“荡平归极”石匾的石台上已“匾去台空”,这也萛“遗址”吧。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2012年卢沟桥乡政府将此匾额以及小屯敬老院那对石狮移到了乡规划馆,并为“荡平归极”石匾盖了个石亭加以保护,但不方便文物爱好者参观也是缺憾,希望能对外开放。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这两只石狮照片是错的,不是三普目录上的“小屯敬老院石狮”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纠错补遗

     “尚古士”网友针对卢沟桥乡史规划馆楼前的石狮指出:“此狮子不是敬老院那对儿,敬老院那对儿是典型的明清风格石狮。您去时还没挪过来。今年春天敬老院石狮才搬到此院,您拍到的这两只石狮现在搬到后院过道去了。”

       我因马上到外地去,所以回复“我是去年6月19日坐458路到大井,没见“荡平归极”匾额,后从大井坐338路到双楼村下车看田各庄双碑,正好又来了一辆338路又坐了一站到小屯东口,向北去小屯村委会打听敬老院石狮,说没了搬走了。然后顺大屯路向西一直走到梅市口新丰驾校,由于驾校上午公安局来检查,刚进去又叫人请出来了,叫下午再来。然后往西到新丰路才到卢沟桥乡史规划馆,因不叫进,所以女保安队长给照的像,在此其间与女保安寻问双狮事,她说在就在楼门那呢,原来整个“错位了”,不能说叫人给“蒙了”,还怪自己,不好意思,向网友们道歉,感谢“尚古士”网友指正,明天出门,下周回来马上去规划馆看看原装文物。怪不得“石仪天下”说狮子没那么瘦呀?“勤业斋”说来会折腾的,(我还回复“ 石仪天下”:可能是照片的角度不同引起的吧,两狮子肯定没错。)这都怪我给他们带沟里去了。吸取教训,再次道歉!”

       昨儿晚回京,今早去卢沟桥乡史规划馆看石狮,确实是错了,现在规划馆楼前放的石狮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原来的那对石狮被摆在规划馆东边的空场里,但又一个问题出来了,原来这对石狮如果不是现在做旧仿造的,那么它们又是哪来的呢,为什么在三普目录中没有呢?!包括原小屯敬老院的这对石狮出处?总之,前面我是弄错了,现予以纠正。目前规划馆仍然不叫进,只能隔着栏杆拍照片。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路上随拍:

天气较热,天空多云,能见度不错,坐339路到大瓦窑路上,经过卢沟桥,在车上拍了几张卢沟桥的照片,挑一张用上。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这才是小屯敬老院的石狮,上面的石狮照片是错的,不是三普目录上的“小屯敬老院石狮”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它们俩来自哪朝哪代,来自何方……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寻大井“荡平归极”石匾额 <wbr> <wbr>顺便发现小屯的石狮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