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21 机缘巧合探访北白岱慧化寺遗址
标签:
房山北白岱村慧化寺遗址古碑古钟古槐 |
分类: 古迹遗址 |
该寺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全面复修时,在荒芜的遗迹中发现断碑有“大唐幽州范阳县(涿州)北白岱村慧化寺”的字迹。断碑记载了该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段兴衰历史。
北白岱村慧化寺在后唐以后荒废,明永乐年间有客僧、尼姑见石刻上悠久的寺名,想修复寺庙,北方匈奴入侵及其它原因,未成。直至弘治十二年(1499年)本村几位60多岁的好善者决心修复慧化寺,以壮一乡之仪表。他们去境西凈子峪(可能是中山寺)请修炼资深的无为法师帮助修复废寺。老僧携徒出山帮助,很快在原来地基上开始盖前后两殿,无为法师成为笫一代开山主持。后无为法师圆寂,加之资金艰难,一下拖了11年,直到正德五年(1510年)才盖完两座主殿。这年朝廷来了两位钦差内官监,一个叫杨工,另一个叫郑公玺,他们“悯思善事,善施金帛”,用他们的施舍,不仅修完殿宇,还在前殿塑了释迦牟尼像,后殿塑了阿弥陀佛像;装饰殿宇,修禅房、僧室、厨房、库司,立了山门,修了围墙,里面广栽松、柏。至明正徳十六年(1521年)寺院红火起来,达到鼎盛时期,后第二代主持明德法师年事已高,身体不佳,传给了第三代主持性明法师,由于性明法师管理不善,使寺庙又败落下来。
至此自唐宪宗元年(817年)始建的古寺,历经了唐、宋、辽、金、元、明至清,到康熙元年(1662年)再次修复,己有770年的历史,慧化寺从此“兴坠又复重辉”。
从康熙元年至今又有330多年历史,慧化寺历经千年,到现在仅存的遗迹这样存放,用不了多久,看来也将无迹可查了。









原来院里有两口钟,这是大钟,还有一小一点的,小的被砸了卖废铁了。大钟差点也被砸了,但也有裂缝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