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5.19 大峪沟访摩崖造像 皇姑坨景区已关闭

标签:
张坊大峪沟唐代摩崖造像金仙公主庙游记 |
分类: 石雕碑刻 |
坐836路转乘房12路到大峪沟。大峪沟村盛产磨盘柿子,所以自称為“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在村口打听大峪沟摩崖佛像,人家说你到村里打听一下吧。今天也怪了,路上没碰到一个人,直到进到村中部看到一个小卖部,门口才有几个女人在聊天,后进小卖部想买点吃的,顺便问女老板佛像在什么地方。女老板说就在东边半山腰上,一条是你出村往东走然后上山,路平坦,远点,另一条往前走一点过桥顺着山坡爬上去,然后顺水泥路向上走,但小心别摔下来。我选择了爬山坡上去。过了桥,从几户人家房后开始上坡,没路,从这块大石头转向另一块大石头,或石头中间穿过,上到半山腰,爬过一道护坡墙,上了水泥马路,走到尽头是个停车场,往左侧走有一个砖砌的水池子,右边上台阶是石板路,后到一处人家,一条黑背大狗拴在树上,一位女士在割草,我问她看石佛怎么走,她一指说顺这条路一直向前走吧。于是就顺着石板路走下去,先见到“三生石”,也就是三块大石头,继续走,到后来石板路没了,又走小土路在半山腰上转起圈了,在那倒是欣赏到前后大峪沟村风光,最后无路可走了,只得往回返。又回到石板路,发现路傍有台阶,见台阶就上一次,原来是所谓像形石或石刻字,回来过了“三生石”,上一台阶才发现一似庙的建筑物后身。上台阶先看到金代石臼,往前绕过去才走到寺庙前,这是一座新建的寺庙,庙门上面挂有“唐代摩崖佛像”的扁额,这才算找到正地方了。让那位女士忽悠了,因为上她们家门前台阶往左一转就是金仙公主庙,后面就是摩崖造像,她这一指我来回多走了3里多地。
进得庙门,站在院里对着面前石壁,怎么也看不出这石壁上有佛像,左面刻着“狐仙洞”,右面刻着一个大“佛”字,佛字下面有块黑花岗石刻石“唐代摩崖造像”--候仁之题。前面立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也写着“唐代摩崖造像”及看不清的简介。面对石壁又仔细看看,又看看院里没有什么造像,这又是座刚盖好的新庙,于是准备到庙外找找,走到庙门那才想起看看庙堂里供的是那路神仙,隔着窗户一看,才发现原来摩崖造像在庙里后墙壁上,差点失之交臂。
看完摩崖造像向前一走就是“金仙公主庙”,看完后顺着路往前一走就是我问路的那家人家,从黑背狗旁边下台阶回到来路,一直顺大路走下去,到山下,有座大门,上写着“皇姑坨”,原来这就是“皇姑坨风景区”,大门紧锁,想出去都出不去,只得又往回返,找一处矮墙跳下去,再顺坡从村里出来。
这个景区怎么了?!在“带您逛北京”书里介绍:“皇姑坨位于大峪沟村东北,这是一处近年开发的旅游景区,融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古迹为一体,景区为林木茂密、更有大片松林,空气清新,景色幽静,保存有年代久远的古迹,并新建服务设施,是充满山野气息的旅游景点”。说得这么好,怎么就关门了呢,整个景区就我一个人,看来走正门还进不来呢,看来是经营艰难,不好维持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看到“唐代摩崖造像”了,也进了“皇姑坨景区”了。回来在网上看到以前的照片,现在的“唐代摩崖造像”与“金仙公主庙”比原来保护的好多了,希望更多的古迹能像这样得到保护。




































经有关专家断代,右侧一龛为唐代;左侧一龛较之前者稍晚。
大峪沟摩崖造像与云居寺唐塔上人物浮雕同属一种艺术风格,两地又相距仅2,5公里左右,因此可以断定,这处造像是与云居寺佛教发展史有直接联系或受其影响的。因此,它对于云居寺的历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是一处耐人观瞻的文物旅游景区。


























顺着水泥路走下山,到了大门口,“铁将军”把门还真出不去,想爬栏杆吧,因设计合理没法爬,两边的墙和护坡太高,只得往回走,找到边上有树的地方,才下来,从村里走到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