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上市依然热潮涌动
(2010-03-19 11:08:49)
标签:
财经 |
境外上市(一)
境外上市依然热潮涌动
王方剑
2007年12月12日晚,深圳凯宾斯基酒店。
整个酒店充满了喜庆气氛,大宴会厅里高朋满座,“海王星辰连锁药店美国成功上市”的字样随处可见。海王星辰连锁药店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
欢快的乐曲悠扬婉转,群贤毕至,人头攒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毅,副市长陈应春,市政府秘书长李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以及来自深圳市各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纽交所、医药界人士共200多人出席庆祝晚宴。
在一个月前,作为中国国内最具规模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海王星辰于11月9日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此次IPO,海王星辰共发行2062.5万股美国存托股(ADSs),募集资金达3.34亿美元。
从深圳本土起家的海王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药制造、商业流通和零售连锁的医药类大型综合集团企业。成立于1995年的海王星辰,目前已成功打造成为中国国内直营门店数最多的跨区域连锁药店,亦是国内最大的零售药店,上市时拥有门店数1800家,遍布在深圳等全国62个城市。
作为2007年中国工商界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海王星辰此次成功登陆纽交所,一举创下中国内地企业纽交所上市的3项新纪录:成功登陆纽交所的中国内地第一家连锁零售企业;赴纽交所融资规模最大的中国医药类企业;首次在纽交所发行股票就获得最高溢价的中国医药类企业。
海王星辰的上市,使得2007年在纽交所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增至14家,也是自2006年迈瑞之后成功登陆纽交所的第二家深圳企业。
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市场已不再局限于中国内地,境外上市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自从1990年中信泰富通过借壳方式在我国香港上市、1993年青岛啤酒通过H股形式在我国香港上市、2000年裕兴电脑绕道海外以“红筹”方式登陆我国香港,以及最近施正荣博士率领无锡尚德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创造了新的财富神话至今,我国已有300多家企业境外上市,总市值已超4000亿美元。上市地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纽约、新加坡、伦敦、东京、多伦多等地。各界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形势普遍看好。
尽管境内上市是国内成长型企业上市的金光大道,但境外上市依然是又一条主要渠道。事实上,境外上市依然热潮涌动,对于那些想实现国际化的企业,对于那些网络股和大盘股,境外上市仍是最佳选择。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更加理性,融资能力更强,尤其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对于科技股、网络股的追棒和认可是别的资本市场不能比的。境内资本市场要想赶上国际资本市场,仍有不少路要走。
目前,要求到境外上市的企业则更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对企业境外上市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大力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境外上市。目前,国家支持的重点则集中到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身上。比如,《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中强调“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则明确提出“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境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真可谓政策利好,鼓舞人心。
境外上市涉及境内外两种甚至三种不同的法律制度,金融、财务、税收体制,上市程序也较为繁琐,企业需要资深的中介机构和经验丰富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对于那些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海外销售市场,但又缺乏资金的企业来说.境外上市是非常值得者虑的选择.
境外上市,是指境内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股票,在海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包括到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证券市场)流通转让。狭义的境外上市就是境内企业向海外投资者发行股权或附有股权性质的证券,该证券在海外公开的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广义的境外上市是指境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境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并且该证券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
(本文作者现任职于国内一家投资公司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