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子宫肌瘤有不少是发生在年轻患者中,子宫肌瘤也是育龄期的常见疾病,因此有不少患者是需要面对生育的问题。
首先,如果是有症状的肌瘤,譬如有月经量过多、贫血或者有压迫症状,不管是否计划妊娠,都是需要考虑处理的。这主要我们要讨论下没有症状的子宫肌瘤的处理。
http://s16/mw690/0019kSx9gy6FLaMtdwP3f 图1
有一个研究提示,没有子宫肌瘤的人怀孕了以后,活产率是92.4%,而有一个肌瘤者活产率是92.0%,而2个或2个以上肌瘤者活产率为76.4%。
http://s3/mw690/0019kSx9gy6FLaSSIg242 图3
如果区别来对待不同部位的肌瘤,可以看出,粘膜下肌瘤会影响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自然流产的机会增加。
http://s4/mw690/0019kSx9gy6FLaXuBgv53 图4
再来看对宫腔形态没有影响的子宫肌瘤,汇总多个研究资料的结果显示,临床妊娠率没有影响,但是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发生自然流产的发生增加,胚胎移植后的种植率下降,活产率下降,但是早产发生率是没有区别的。
http://s5/mw690/0019kSx9gy6FLb5b92Yb4 图6
再来看,如果不做处理,妊娠期间子宫肌瘤会到怀孕造成什么样的并发症的问题。
http://s8/mw690/0019kSx9gy6FLb8QpaDb7 图7
因此,总体而言,妊娠期发生问题并非是一定的,总结下来,目前对于粘膜下肌瘤在孕前我们是建议一定要手术处理的,不仅仅可以改善宫腔环境,降低流产率,增加活产率,而且也降低了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对于外凸的浆膜下肌瘤,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尝试直接带瘤妊娠。而对于肌壁间的肌瘤,目前没有定论,是在孕前处理或者不处理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在此时,如何的干预处理措施或者不干预都无所谓对错,应该要鼓励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因此,总体而言,妊娠期发生问题并非是一定的,总结下来,目前对于粘膜下肌瘤在孕前我们是建议一定要手术处理的,不仅仅可以改善宫腔环境,降低流产率,增加活产率,而且也降低了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对于外凸的浆膜下肌瘤,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尝试直接带瘤妊娠。而对于肌壁间的肌瘤,目前没有定论,是在孕前处理或者不处理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在此时,如何的干预处理措施或者不干预都无所谓对错,应该要鼓励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无论是哪种部位的肌瘤,如果备孕1年以上未能怀孕,也是可以考虑在宫腹腔下手术,将子宫肌瘤剔除,并同时检查宫腔形态和输卵管的情况再尝试怀孕。如果有既往的孕史不良的情况,比如在孕中期发生流产或者早产的情况,也是可以考虑在下次怀孕前先处理肌瘤,再妊娠。研究中发现对于早孕期流产的情况,肌瘤剔除并不能降低下次发生流产的情况,这可能是和早孕期流产发生主要是胚胎本身质量差有关。
我目前对于孕期检查发现的无症状的子宫肌瘤,通常是先行经阴道超声或者核磁共振的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的类型,如果是0、1、2型的肌瘤,通常是考虑在宫腔镜下手术处理,如果是6、7、8型的肌瘤也没有什么症状,可以考虑观察尝试带瘤妊娠,而对于3、4、5型的肌瘤在小于4cm以下的时候,尝试直接带瘤妊娠,如果4cm以上,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谈清楚利弊关系,给予带瘤妊娠、腹腔镜或阴式或开腹手术或者聚焦超声治疗等不同治疗的选择,鼓励患者进入临床试验。但是如果近期无生育要求,不着急处理,因为在治疗后面临着复发的问题,一般要处理建议是在孕前1年为宜。
对于子宫肌瘤如果计划怀孕是否需要开腹手术的问题,目前有前瞻性的研究指出,如果术者有足够的腔镜下缝合的经验,腹腔镜手术不是未育患者的禁忌。具体到每一个患者是考虑哪种手术方式,还需要综合查体的结果、肌瘤的部位、个数、医院的条件、医生的经验综合来考虑。
本科普文章中我用了较多的数据图表来说明问题,也许有些读者未必可以看懂里面的数据,但是医学进入循证医学阶段,用数据来说话取代个体或者机构经验是未来的方向,尽可能少用“某某”权威说,而是研究数据说,是未来当医生必备的本领。我列在这的数据只是希望增加建议建议的科学性,希望可以没有打扰到大家的阅读。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龚晓明医师
好大夫网站:http://gongxm.haodf.com
微信科普频道:drgongxiaoming
新浪微博:龚晓明医生
首次发表于2011-1-24
更新于20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