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林策略:“两点半现象”与“一夜情”

(2008-08-04 19:43:16)
标签:

杂谈

本来不想就这个问题回复大家,但看到博客当中好几个朋友问到同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预测到上周五跳空低开,先抑后扬,而且下午两点左右主力会迅速拉升?下面就这个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未必一定正确,只是自己的一些看盘心得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春林为什么预测上周五两点发力?

 

1、周五跳空低,相信有些炒股经验的朋友都能预测得到,周四股指大跌60点,尾市放量下跌,几乎以最低点报收,说明空方气盛,未得到充分的宣泄,而且当天收盘后消息面平静,并没有什么利好消息出台,所以低开是很容易预测得到。

 

2、令投资者感到疑惑的,可能是先抑后扬特别是下午两点钟拉升这一预测。先抑后扬的依据是,从技术分析上讲,6月下旬密集区低点是620日低点2695点,平台下沿线是2700点附近,而2566-2950箱体的中轴区也是2700点附近,具备双重技术支持,所以当天的博客当中也指出,2700点附近具备技术支持。而31日低点是2775点,离支持位2700点相差不远,换一句话说,短线回调空间有限。基于此,周五一早判断:当天先抑后扬,先跌后涨!

 

3、大家最为好奇的是,为什么预测下午两点钟左右会拉升,而且是重复718号的惊天逆转。对于这一判断,我在当天上午及下午开盘时,都提到过,做出这一时间爆发的判断,主要原因如下:

a、每天两点钟是当天交易的时间之窗,经验丰富一些的股民朋友会经常发现,两点钟或两点半之后,市场经常出现风云突变,要么突然跳水,要么突然拉升,这是因为经过上面三个小时的多空鏖战之后,多空对对方的实力及底牌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敢于在当天最后一个小时的时间段里面,进行突然袭击。今天下午跳空时间是1410,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b、 当天是周五,一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回想718号同样的周五的走势,我们会发现,两个周五上午的走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发力之前多空双方都处于胶着状态,成交低迷,市场面临方向性突破。更重要的是,在奥运前维稳的主基调下,市场资金赌周末利好的可能性相当大,而要赌消息,最好的出击时点,就是收盘前两点前后。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所以预测多方周五下午两点发力!与大家交流这一点,一方面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再教大家一招:如何利用股市的“两点钟现象”炒短线?

 

                                      短线客如何玩好股市“一夜情”?

 

主力为什么选择在下午两点钟前后入扬赌消息?如果在上午买股票,很可能当天就被套牢,因为你在上午买了股票后,并不能非常准确地预测出这只股票在接下来的当天三个多小时的交易时间里的走势!尤其是在震荡市中,下午两点钟前后经常会跳水,上午买股票一旦在下午里,第二天就很难有上岸、解套或赢利的机会。

 

        经过全天三个小时的涨跌,下午两点以后大盘及很多个股的走势、趋势基本明朗,这时候选择个股建仓风险相对较小,尤其是买那些放量急涨的股票,第二天开盘后惯性上涨的可能性极高。这亦被业内称为“两点半现象”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短线资金喜欢在当天两点或两点半甚至收盘前五分钟进扬,第二天开盘半小时内获利了结,持股只过一夜,俗称“一夜情”!权证高手经常使用这招短炒。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这是一种短炒行为,要求有严格的操作纪律,对于中长线买家来说,还是逢低吸纳,分批建仓为好,至于是在每日4个交易时间里什么时段买,就显得意义不太大了。

 

                                    神秘护盘资金会否再度出手?

 

今天股市再现“两点现象”,1410,股市放量跳水。73日、18日及81日,盘中都有神秘资金强力拉升,这股资金步调如此一致,行动如此闪电(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实力如此雄厚(三次共约动用了600亿资金,拉的都是大家伙),令人叹为观止!危急关头,神秘资金这次会不会再一次出现?

 

这股神秘资金目前不好判断其是否为长线资金,但春林感觉,他们似乎并不急于拉升,而是护盘,重在“维稳”而非“维上”,而且都是出现在危急关头。鉴于此,春林以为,近期神秘资金有可能再度现身“维稳”,能否出现,我们翘首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