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封的河流——兼读《傅雷家书》

(2015-07-05 22:24:46)
标签:

傅雷家书

严厉

父爱

背影

河流

分类: 散章

《傅雷家书》是一本温暖的书信体文集,虽是私制家信,却大爱留痕,带着父爱的温度,和母爱的温情。这么多年来之所以长盛不衰,我想更多的是一份亲情在文字中弥漫。父与子,身处欧亚板块的两端,在时空距离的渐行渐远中,那种渐无书的冷漠从来没有在亲情的阻隔中滋长,反而于心中越来越近,似乎从未曾走远。

一代翻译宗师傅雷,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书中无处不在;对孩子的苦心孤诣,文字里时时闪现。在孩童时期,傅雷对傅聪的管教甚严,一点一滴,一丝不苟,求知路上如此,日常生活上亦如此。直至人生半百之后,傅雷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得失,也愧色浮现,认为自己当年是“残忍地”虐待了儿子。

一副严父之态跃然纸上,对于家庭的教育,傅雷无疑是极其严厉的,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能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傅聪在波兰拜师求艺的关键时刻,在音乐道路上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他甚至要求孩子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做一个“苦行僧”,过一种僧侣式的清寡生活,将恋爱与结婚暂时置之脑后。

傅雷将日常的信函交流,旨在“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信函的往来,文字的鼓励与鞭策,时常敲打着傅聪,引领着傅聪攀登艺术的巅峰。

 

父亲冷酷的外表下,其实深藏着一颗温热的心。这份爱,因为蛰伏得太久,往往容易导致父子之间的隔阂与冷漠。好在傅聪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是聪明的,以自己的睿智及早领悟出父亲的良苦用心,感受着父爱的深沉与厚实。于是在书中常能看到这样的大美景致,他们之间的交流,如溪水潺潺,时而婉转轻缓,时而激起共鸣的浪花。在艺术的探索里,这对父与子,后来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

正是这样的书信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孩子的真情回馈,是作为父亲傅雷最大的收获。当远隔重洋的傅聪,以一种积极的方式与父亲进行着艺术上的碰撞时,父亲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人们常把父亲比作大山,但在我的脑海里,父爱是一条冰封的河流,似乎更贴切些。父与子的交流,往往是滞涩的。年少时的傅聪,是不是有过?以我的臆测,严厉苛求的家庭教育,让傅聪在自己的心原里,一定存在过父子之间厚厚的一层隔膜。只不过后来,千里冰封的河流,待到有朝一日,春暖花开,渐渐回春解冻而已。

不然傅雷也不会有一段撼人肺腑的文字,来为我们勾勒出“喜欲狂”的心境,直如东坡居士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现在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作为一个父亲,看到如此的文字,一般都极易产生深深的共鸣。

 

说起父亲,印在脑海里的词首当其冲的就是“背影”。父亲的背影,总会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真挚感人,情感细腻地戳到我们的心窝窝里。父爱,从来不需要伟大的故事架构、华丽雍长的词语来描写,它就是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和平淡无奇的文字描述,便足够让我们作为子女的,“无语泪先流”。

因为这里面藏满了无怨无悔、无私无求的父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朱先生眼泪模糊的背影里,不仅仅只是几个父亲送上的橘子,而是一份满满的父爱,怎一个背影可以囊括?

 

不免想起自己与父亲的瓜葛来。我与父亲之间,有段时期关系很僵,不那么融通,似乎中间被冷空气凝结住了,连说话交流都成问题。在我印象中,父亲的脸上始终挂了副严肃的表情,不愿将笑容抖落在我的面前,渐渐地让我敬而远之,甚至有着由内而外的畏惧,在我的孩童时期尤甚。

自小在乡村长大的我,与远在小城的父亲,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每次回来,父亲训斥的多,温情鼓励的少,慢慢地从心里开始疏远了他。父亲回到家里的那段日子,是我步入“高墙内”的难捱时光,总盼望着他能早日回到远方小城去。有一年暑假,我和玩伴在瓜田附近玩耍,一村户远远地大声呵斥着我们,把我们追撵得四处逃窜。

玩兴之后的我回到家中,遭遇了父亲冷飕飕的眼神,端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让我不寒而栗。我心里恪登一下,心想遭了,肯定出事了。果不其然,父亲狂怒地揪起我,就往门外走,质问我为什么偷人家的西瓜?

我泪如雨下,委屈得一个劲地否认着,随之而来的暴打,便也如狂风暴雨。及至将我拧到村户家,父亲训斥着逼我承认道歉,一向内敛害羞的我,在这样的场景里无地自容。

父亲这次的冷酷与武断,让我无法释怀,即使在今天,这段冤情也无法从脑海里抹灭。直至一去三十载,这段经历依稀在目。只是父亲后来也许早已忘了,这家村户也淡忘了吧?对我而言,这段羞耻的过往却一直在。

 

母亲离世之后,看着父亲孤独的背影,望着父亲羸弱的身体,此时才真正唤起我对父亲的关注,和对父爱的重新审视。与父亲的关系如冰封的河流,慢慢消融而解,才理解了那份独特的父爱,虽然严酷,却是如此厚重。

记得父亲节那天,我写下一段话,算是心灵的独白吧。“父爱如水,却是一座孤独的河流,留给孩子的多是冰冻的场景。其实这样的爱是深沉的,也是暖暖的,在冰层下暗流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