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吃越多的《最后的晚餐》

(2010-04-30 12:23:52)
标签: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杂谈

分类: 美文美图

  近日,美国两位学者对1000年至2000年间绘制的52幅以最后的晚餐为主题的著名画作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在这一时期内,画中摆放在耶稣和他的信徒面前的食物份量不断增加。

    研究人员采用电脑设计技术对画中的主菜、面包和餐盘进行了扫描,并计算出食物的尺寸与画中人物头的尺寸之间的比例。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一千多年间,画中的主菜、餐盘和面包的尺寸分别增加了69.2%65.6%23.1%

    研究人员称,食物和餐盘尺寸的增长反映出这么多年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康奈尔大学营销和应用经济学教授布赖恩·万辛克说:在过去一千年间,食物的生产、可用性、安全性、丰富程度以及可购性都大幅提高。

   我们认为,由于艺术描绘的是现实生活,所以这些变化也反映在这一史上最著名的晚餐的画作之中。

    该研究报告在英国《国际肥胖杂志》上发表,由万辛克和他的兄弟、弗吉尼亚卫斯理公会学院宗教学教授、长老会牧师克雷格共同撰写。

    《圣经》中并未提及《最后的晚餐》中有哪些食物,但画作中出现的主菜包括鱼肉或鳗鱼(18%)、羊肉(14%)以及猪肉(7%)等。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Julie 编辑蔡姗姗)

 

http://att1.wswin.com/ut/attach//2003/07/30/850248-200206-embed.JPG

最后的晚餐 包茨 1464-1468 88.5×71.5厘米 比利时卢万圣彼得大教堂藏

据说定件人曾指定两位神学教授,为画家提供所有关于圣餐图像资料,但鲍茨并没有受这一宗教程式的限制,他把具有神圣意义的晚餐,安排在尼德兰的市民居住的房间里,极富当代生活的气息:在哥特式的房间中,十二个门徒以耶稣为中心,围坐在铺着台布的桌子周围,人物安排以严整的几何形体为基础,巧妙利用地砖的透视来加强室内空间的推移深度。在背景上还站着两个人,这更增添了日常生活意趣,垂手而立者正是画家本人自画像。

整个画面严整均衡,建筑环境和人物衣着、道具被描绘得精细入微,透视和明暗处理统一和谐。唯有人物形象尚保留某些类型化倾向,目光呆滞注视着空朦的远方,姿态笨拙而拘谨。

在《最后的晚餐》耳边还配置四幅小画,左上图为《阿布拉姆和麦依塞特库相会》,左下图为《收集圣物》;右上图为《在荒野中由天使引导的艾丽雅》,右下图为《庆祝超越》。这是描绘旧约中与圣餐有关的四个事件。其中有三幅以自然为背景,可以看出画家在处理人物和环境关系上比康宾又进了一大步。

这幅《最后的晚餐》要比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早画30年。



http://s16/middle/3ed0cef5h856cad6c6e2f&690&690

达·芬奇  作于1495-1498 现藏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意大利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拉齐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http://att1.wswin.com/ut/attach//2003/07/31/852846-200250-embed.JPG

        《最后的晚餐》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 Matthias Grunewald(14701528)

 几乎所有宗教画家都画过《最后的晚餐》,在文艺复兴初期也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将犹大与众门徒分开来,将犹大置于桌前孤立地位。其主要原因是画家无法描绘人物的外貌与个性特征。直到1495年,达·芬奇在米兰格雷契寺院画的《最后的晚餐》,画上第一次以各自不同的个性表现塑造人物形象,犹大虽处于众弟子中但也能为人们所识别。

格吕内瓦尔德的《最后的晚餐》,将基督与众弟子安排在一个圆桌周围,前景中央留一个空白,形成一个有缺口的椭园形构图。这是在达·芬奇作《最后的晚餐》5 年之后画的,没有根据说受过芬奇的影响,但可以看出格吕内瓦尔德也开始重视人物个性表现。通过画中人不同的外貌和手势,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情感,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回答了基督说的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画的前景右侧那个起立取杯者是犹大,他做贼心虚、不安之心态一望而知。在他的腰间还束着一只钱袋,那里面就装着出卖主的钱。人物形象塑造以单纯的衣着色块对比产生丰富变化美感,笔触简略,注重人物手势动态之间的联系,具有现实主义表现倾向。就艺术语言而论与德国现代表现主义有相似之处,所以他的画很受德国现代艺术家们关注和推崇。


http://s1/middle/3ed0cef5h73be113fffb0&690&690

威尼斯画家丁托莱托 作于1547年

《最后的晚餐》这个传统的圣经题材,威尼斯画家丁托莱托还先后画过七八幅之多。早期丁托莱托的一幅《最后的晚餐》,作于1547,现藏威尼斯圣塔—玛库奥拉小教堂内。但以1565年至1594年期间完成的三幅为最著名(这三幅是:一幅在圣特罗瓦佐教堂,第二幅在圣洛可公会,第三幅在圣乔治教堂内)。这里欣赏的即是其中的第三幅,它作于15921594年间。就其构思的独特性来说,这幅画比所有其他几幅都要大胆。在这里,虽然仍然采用倒挂飞旋的人体动作,画面还是那样充满着强烈的神话色彩,但耶稣与十二门徒之间的关系,却极有节奏感。富有运动感的斜角线构图,强烈的明暗对比法,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印象。席上的十二个人物被耶稣的一句话:“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惊扰得神色张皇、表现不一的动态,加上左上角那种奇幻的天光与云雾相绕的光源,使这个场面具有一种神话般的舞台效果(全画面积约365×568厘米)                           

画家别出心裁地把这顿“最后的晚餐”,摆设成呈透视纵向的角度,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场面一侧的高处来观看,一切人物的动作都是成组的、繁忙的,富有叙事性的。据瓦萨里评价丁托莱托的画说:“他不只是工作速度快,他的作品残留下粗犷的笔触,使人看不出他的画是否已经完成。”这决不是说,他的画有许多技法上的粗糙,而是他用笔触追索光与运动感的结果。他偏爱用暖色系的色调,只是他的暖色不追求艳丽,暖色中的明暗是为了加强人物的心理因素。这种画风后来也曾被19世纪的法国印象派所赏识,他们临摹他的画法来吸收这种光影的表现效果。                           



http://s10/middle/3ed0cef5h73be114f4349&690&690

汉斯·荷尔拜因 Hans Holbein1497/14981543)德国画家

生于奥格斯堡,卒于英国伦敦,荷尔拜因的父亲是德国奥格斯堡地方的一位画家,史称老汉斯·荷尔拜因,因此他为小荷尔拜因。小荷尔拜因的绘画成就尤著,是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主要代表,与A.丢勒、M.格吕内瓦尔德齐名。荷尔拜因自幼从父学画,18岁时迁居瑞士的巴塞尔,后又游历意大利,他曾访问过米兰,他在那里见识了达芬奇的作品。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大师的思想和艺术影响,同时与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过从甚密,逐渐成为一个人文主义画家。荷尔拜因一生勤于创作,肖像画、宗教画与版画作品皆很丰富,艺术风格以精细绵密、清逸淡雅见长,在写实传真力求形似这一点上极有成就。主要代表作品有:《两个外交家》《埃拉斯穆斯像》《尼古拉斯·克拉策》《最后的晚餐》《圣母前的迈尔像》《女人、鸟、松鼠》等,其中以画肖像画最为著名。



http://s9/middle/3ed0cef5h856cadc7e788&690&690

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德国) 1909年作

诺尔德作于1909年的《最后的晚餐》,充分反映了他的绘画风格。该画表现的是古老的宗教主题。画面的正中央是基督的形象,周围环绕的是他的门徒。所有形象都紧密地挤塞在这个虚幻的正面空间里。这些形象被画家进行了变形或夸张的处理。一个个仿佛骷髅和面具一般,鬼气森森,令人不寒而粟。在这幅画上,基督头发及人物衣服的红色,有如火炬一般在背景的阴影里闪烁,而人物面部的黄绿色则与其形成对比。红色的躁动及狂热,与黄绿色的压抑和低沉相互衬托,从而强化了画面的骚动不安和不祥之感。那种灾难将至的感觉,在这里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在这幅画上,画家使色彩的情绪化表现达到了某种极致。诺尔德以神秘的及象征的表现手法,将这幅宗教画表现得富于精神性,使早期基督徒的心醉神迷,在这里得以复活。

 

What the Last Supper Painting Reveals about Mindless Eating

 

文艺复兴时期画作欣赏:http://www.wswin.com/html/228/2003/07/29/75094_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