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江北(45)--大地梦溪

标签:
镇江梦溪园沈括赛珍珠大地三部曲 |
分类: 旅行游记 |
江苏镇江,一座长江边的小城,是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 )生活了18年的地方,从童年一直到青年时期。现在,镇江的润州山路有一个赛珍珠纪念馆,就在火车站北不远处,是当年其一家居住的地方。故居在一座小山包上,下面则有一个小广场。


赛珍珠的父亲Absalom Sydenstricker是一位传教士,有个中文名字赛兆祥,1883年携新婚妻子卡罗琳来华,在中国生了三个孩子都病死,回美国修养期间生下唯一长大的女儿赛珍珠。1892年,赛兆祥夫妇带着4个月的女儿回到中国,在镇江长期居住,后在庐山牯岭建了石头别墅,赛兆祥夫妇病逝后都葬于中国。


赛珍珠先后在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而在镇江就生活了18年。1917年,赛珍珠与美国青年农学家约翰·洛辛·布克结婚,迁居安徽宿州,宿州市医院内有一座两层的小楼,据说是其夫妇居住过的地方。1921年,赛珍珠随受聘金陵大学的丈夫到南京居住,曾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在中央大学兼职,期间广泛接触各界名人,1934年离开中国。


赛珍珠广为人知,是因为其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大地三部曲”等作品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第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女作家第一人,因此对美国乃至欧洲都有较大社会影响。赛珍珠1922年就开始写与中国有关的作品,但都未受关注,1931年长篇小说“大地”写成,曾被几家出版商拒绝,后来是理查·J·沃尔什慧眼相中,改名“大地”(The Good Earth),倾力打造,出版后迅速称为全美畅销书,并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世界。因为“大地”的成功,赛珍珠与沃尔什签订了持续出版后续作品的协议。1934年赛珍珠与布克离婚离开中国,1935年赛珍珠与沃尔什结婚。


旁边一栋是赛珍珠父母曾经居住的二层洋楼,里面陈设,以现在中国普通人看来也可算豪华,大部分家庭也住不起,可见当时其家庭的生活水准。小说“大地”叙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而成为一个富户的故事。一般介绍,故事的原型是赛珍珠与从事农学的丈夫在宿州乡村接触农民时获得的。我80年代曾读过“大地”,个人感觉对农民的生活描写似乎比较理想化表面化,并不像有着深刻体验的人所写。鲁迅曾有个评价:“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生活中如此优越的环境中,不可能对深处底层的劳动者生活的艰难有太多切身感受,但其对中国人大致正面的描写也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使西方人对中国有了新的认知。后来赛珍珠还向西方推介了“水浒”等中国文学及林语堂等中国作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了很多贡献,抗战时期还发起一些活动支持中国,据说其死后墓碑上只有三个中文篆字“赛珍珠”。


镇江古称润州,与此地有关的还有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人物,如北宋的沈括。沈括出身官宦之家,曾随做官的父亲去过多地,在交通不便并信奉“不远游”的古代社会可谓阅历丰富。沈括曾在延州(今延安)任职,那里是北宋与西夏的前线地带,因“永乐城之战”失败受牵连被贬,晚年居住润州,修筑一座梦溪园隐居,完成流传后世的“梦溪笔谈”。当然了,当年的梦溪园早已不存,这处梦溪园是80年代重修的。


中国古代虽然书籍很多,按经史子集,一般经史比较受重视,而像“梦溪笔谈”这种只能在子部,大概算杂书吧。沈括仕途不顺,碍于各种原因不想讲时政官场的是是非非,就只能写一些“不系人之利害者”,因此写成了“梦溪笔谈”,主要记录那么些年的一些见闻。书中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等等方面,内容非常多,比如在山上发现螺蚌类化石推测这里过去可能为海洋,发现了用磁石制作的指南针有偏角,记录了铅山一个苦泉的泉水经煎熬形成胆矾最后能得到铜而煮胆矾的铁锅也变成铜锅(现代化学的置换反应),在延州发现石油并经燃烧制成品质良好的墨认为“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教材中一般讲述的毕升的泥活字,也是“梦溪笔谈”中记载的。过去有闲时曾在图书馆借阅过“梦溪笔谈”,感觉一些内容确实比较有趣,有时间可以一看。


当然,镇江还有其他一些景点,如北固山、焦山等,不过过去曾经去过,现在看过太多山水,也就没有兴趣再去了,门票都涨了不少。


赛珍珠的父亲Absalom Sydenstricker是一位传教士,有个中文名字赛兆祥,1883年携新婚妻子卡罗琳来华,在中国生了三个孩子都病死,回美国修养期间生下唯一长大的女儿赛珍珠。1892年,赛兆祥夫妇带着4个月的女儿回到中国,在镇江长期居住,后在庐山牯岭建了石头别墅,赛兆祥夫妇病逝后都葬于中国。


赛珍珠先后在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而在镇江就生活了18年。1917年,赛珍珠与美国青年农学家约翰·洛辛·布克结婚,迁居安徽宿州,宿州市医院内有一座两层的小楼,据说是其夫妇居住过的地方。1921年,赛珍珠随受聘金陵大学的丈夫到南京居住,曾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在中央大学兼职,期间广泛接触各界名人,1934年离开中国。


赛珍珠广为人知,是因为其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大地三部曲”等作品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第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女作家第一人,因此对美国乃至欧洲都有较大社会影响。赛珍珠1922年就开始写与中国有关的作品,但都未受关注,1931年长篇小说“大地”写成,曾被几家出版商拒绝,后来是理查·J·沃尔什慧眼相中,改名“大地”(The Good Earth),倾力打造,出版后迅速称为全美畅销书,并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世界。因为“大地”的成功,赛珍珠与沃尔什签订了持续出版后续作品的协议。1934年赛珍珠与布克离婚离开中国,1935年赛珍珠与沃尔什结婚。


旁边一栋是赛珍珠父母曾经居住的二层洋楼,里面陈设,以现在中国普通人看来也可算豪华,大部分家庭也住不起,可见当时其家庭的生活水准。小说“大地”叙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而成为一个富户的故事。一般介绍,故事的原型是赛珍珠与从事农学的丈夫在宿州乡村接触农民时获得的。我80年代曾读过“大地”,个人感觉对农民的生活描写似乎比较理想化表面化,并不像有着深刻体验的人所写。鲁迅曾有个评价:“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生活中如此优越的环境中,不可能对深处底层的劳动者生活的艰难有太多切身感受,但其对中国人大致正面的描写也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使西方人对中国有了新的认知。后来赛珍珠还向西方推介了“水浒”等中国文学及林语堂等中国作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了很多贡献,抗战时期还发起一些活动支持中国,据说其死后墓碑上只有三个中文篆字“赛珍珠”。


镇江古称润州,与此地有关的还有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人物,如北宋的沈括。沈括出身官宦之家,曾随做官的父亲去过多地,在交通不便并信奉“不远游”的古代社会可谓阅历丰富。沈括曾在延州(今延安)任职,那里是北宋与西夏的前线地带,因“永乐城之战”失败受牵连被贬,晚年居住润州,修筑一座梦溪园隐居,完成流传后世的“梦溪笔谈”。当然了,当年的梦溪园早已不存,这处梦溪园是80年代重修的。


中国古代虽然书籍很多,按经史子集,一般经史比较受重视,而像“梦溪笔谈”这种只能在子部,大概算杂书吧。沈括仕途不顺,碍于各种原因不想讲时政官场的是是非非,就只能写一些“不系人之利害者”,因此写成了“梦溪笔谈”,主要记录那么些年的一些见闻。书中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等等方面,内容非常多,比如在山上发现螺蚌类化石推测这里过去可能为海洋,发现了用磁石制作的指南针有偏角,记录了铅山一个苦泉的泉水经煎熬形成胆矾最后能得到铜而煮胆矾的铁锅也变成铜锅(现代化学的置换反应),在延州发现石油并经燃烧制成品质良好的墨认为“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教材中一般讲述的毕升的泥活字,也是“梦溪笔谈”中记载的。过去有闲时曾在图书馆借阅过“梦溪笔谈”,感觉一些内容确实比较有趣,有时间可以一看。


当然,镇江还有其他一些景点,如北固山、焦山等,不过过去曾经去过,现在看过太多山水,也就没有兴趣再去了,门票都涨了不少。
前一篇:天南江北(44)--镇江西津渡
后一篇:天南江北(46)--玄武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