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喜欢写这个系列,把一些视频整理成文字,并不是因为她们身上北大的光环,而是因为感受到她们清晰精确的表达能力、通透的认知能力,还有自由平和舒展的灵魂。所以我写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她们的事业和工作上,尽管她们都干得很出色,而是放在了她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她们的爱情婚姻生活上。
接下来写一写她们三人分别写给父母的信,写得很好,我看了泪目了,也很有启发。
佳佳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写这封信时,我正在飞机上,刚刚是妈妈送我来到机场,一如往常,她抱着我哭得像个孩子。
从16岁开始,我好像总是在和你们道别,有时候我也会想,是否你们会希望,我的好奇心小一些,能力差一些,这样我的选择也会少一点,离家也会近一点?这个问题我并不知道答案,也许这样说有些奇怪,我并不想感谢你们赋予我的生命,但我要谢谢你们在合适的时间退出我的生命。
小学时你们不曾担心我写作业的进度,初中时对我各式各样的朋友都以良善相待,高中时不像其他父母那样在校门口送饭,大学时期也任由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工作了也不干预我从英国跳槽去日本,到了这个年纪,你们也欣然接受了我不要小孩的决定。
要退出子女的人生舞台是困难的,这意味着将选择权慢慢交还给一个自己曾经全权掌控的人。我知道直至今日,你们,特别
是妈妈,还是想要照顾在自己心里还是个孩子的我,却也早早学会了尊重已经成年的我。
正因为如此,我变成了一个有着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想感谢你们这两位成年人,你们各自有可结伴出行的朋友,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会做好吃的菜,学会了使用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
正因为如此,我此刻是一个敢于在世界了无牵挂地闯荡的人。我知道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槽糕的女儿,但感谢你们从来没有这样抱怨过,我希望你们能够感到欣慰,因为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世中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我总是在想,你们之于我的成长,究竟有怎样特别 的意义。
首先,你们自己都是很好的人。你们在人生的很多时刻,都展现出了善意、利他、无私的人性光彩,在我的心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成为我价值观的重要起点。我不敢轻言福因善果,但这种正义和善良的人格底色,深深地影响和滋养了我。
其次,你们给了我十分宽广的自由。当我生命中每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时,你们为我增加了底气,让我不那么害怕选错。记得当我想转到中文系的时候,爸爸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那条路,是人生难得的幸事”。
这些支持都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你们需要与我共同承担后果和风险。于是我才更有勇气,去做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决定。而正是这些决定,构成了现在以及未来的我的人生。
在这两个意义上,我都很幸运,也很感恩。你们当然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也从来不是完美的孩子。我希望自己可以努力在不断成长中,更有智慧去理解、更有胸怀去包容,以及更有能力去爱。
嘻嘻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虽然这条视频一直在反思,中国父母的那种“普遍的差劲”,为了区分“爱的意愿”、“爱的能力”、“被爱的感受”,说了很多你们的坏话。
但此刻我脑子里全是支持的瞬间:大学选专业,我想选新闻而不是财会,爸爸送我上火车长谈以至于没能在火车开动前下车,他走时说支持我的决定;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学门口开亏钱的书店,我妈非常不理解,直到我打流水单,发现来这里买最多书的人是我妈。
你们一直告诉我,选实用的专业,找稳定的工作,挑家里有背景的老公,但当我全没有做到时,你们仍从行动上支持了我。你们和中国大部分父母一样,有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善良。
三十岁后我开始建设自己爱的能力,回望十几岁的自己,我常在上面看到十几岁的我妈的影子,我们都曾想逃离又苦于没有办法,于是我们把心锁住不顾一切往前走,别人眼里的优秀是一种解药,也习惯了苛刻。我非常想拥抱那个十几岁的自己,更想拥抱那个十几岁的你。
我们是两个很像的人,以为互相逞强就是爱,从没有试过向对方袒露脆弱。所以,在学习“无条件的爱”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是一辈子的学生和同路人。
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们家也不例外。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之来处。如今我也为人母,我很可能是另一个“普通的差劲”的父母,但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局限性,而人类就是在一代代人对这种局限性的超越的过程里往前走的。
最后,我的女儿,你越走越远,我们就会越骄傲,而我和外婆会给你一个可退回的安全港湾,你不会是远航的孤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