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想写这个话题,几次提笔又放下,因为自己到底不是专业人士。今年4月我朋友孩子发生那件事后,我一直在看青春期孩子心理方面的书,几个群里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最近也非常苦恼。我想起10年前我儿子读高一时,他也处在青春期,我曾经用与孩子互相写书信的方式跟孩子交流。阅读孩子的书信,父母可以倾听青春期孩子的心声,阅读父母书信,青春期孩子可以知道父母制定的行为界限在哪里。
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忠告,他们却不以为然,甚至表现出不屑、反感和叛逆,到底如何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他们讨厌被当作孩子,讨厌被管教。其实孩子不是不愿接受父母的意见,而是需要消化、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孩子只是想自己来把握住成长的权利,包括犯错误的权利。
青春期,往往让原来自信的父母变得一点自信都没有,孩子变了,变得像一匹野马,冲动冒险、自我中心、不可理喻、挑战规则、情绪波动、成绩下滑,似乎随时都会学坏、闯祸并且不可收拾,有的回家就锁门,不跟父母说话,让父母天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父母们试图握紧“缰绳”,迫使孩子按正确的方向前进,换来的却是强烈反抗,孩子成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独立王国”,任由父母跳脚都“不开门”。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青春期冲突的实质,是关于“权力”的争夺:青春由谁做主!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时期,充满动荡、变化,难以掌控,却又充满成长机遇。恰到好处的引导是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抓住机遇扬帆起航的保证。
如果引导不好,青春期孩子非常容易发生心理问题,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1.抑郁症的问题。比如出现心情压抑,开心不起来,悲观、消极、自卑、自罪、自责等,如果有这样的问题,有可能就是出现抑郁症的表现。2.有可能会出现焦虑症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紧张、烦躁,每天忧心忡忡,安静不下来,同时可能会伴随各种躯体不适,比如头晕、头痛、恶心、出汗、脸红,有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等。3.也有可能会出现叛逆的问题,尤其是情绪波动比较大,总是对自己的父母、老师等权威的人有非常强烈的反抗情绪问题。
接下来的公众号文章,我想从几个方面展开来探讨父母如何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应该怎样跟他们相处,如权威与叛逆、亲情与友情、理想与现实、成绩与能力、被动与担当、压力与挫折、个性与心态、独立与放手、吃苦与享乐、守纪与创新等青春期教育最基本、最敏感的节点,也会放一小部分孩子的文字,让我们来真切感受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从而掌握收放自如的教育方法,知道什么时候该对孩子说不,什么时候改提出建议并放手。
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