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地方,能让孩子的心灵成长

(2017-10-30 16:36:21)
标签:

图书馆博物院

浓缩了精深文化

孩子心灵的成长

分类: 我的文章

这些地方,能让孩子的心灵成长这些地方,能让孩子的心灵成长

 

一个晴和的冬日上午,我和家人步行去国家图书馆。这是个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深厚精深文化的地方,是个充满书香的明亮、典雅的地方。

童年时,我就跟随管理学校图书馆的母亲,经常坐在书丛中了解书籍里面的世界。那是我记忆中,心灵最安宁、喜悦、感动的地方。我自由自在地了解着一本本书中的世界,产生着丰富的想象与憧憬。现在,这国家最重要、宏大的珍藏文物与借阅的地方,也收藏了我与家人的几本著作,能够查询到的有《本性世界》、《做一个女人》、《远逝的美丽》、《心灵的养育》等。

国图所属的博物馆,正有一个《四库全书》介绍与部分内容展示,还有工作人员做讲解,我们便跟着边听边看实物。这套伟大的书籍是清朝乾隆皇帝为了保存和弘扬中华文明亲自组织印制和保存起来的,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用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封面,现在全国各地共有7套,这里的一套应该是最全的。当年都是用防虫的纸印制后,用一个个楠木匣子装起来,盖上玺印,标上御制、编号等,再分放到四库中。看着当初那一一手抄的文字、整齐的装订与郑重的御制,想着这一浩繁的伟大文化工程,我的眼泪一时就涌了上来。这是我们民族的一道文化的长城呢,它比我们经常去看的那道从西到东、横旦北方大地的砖石的万里长城更要伟大、壮丽,并且影响深远。这是我们真正伟大的传世国宝!

据说,当年在乾隆皇帝的亲自主持下,这套书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日夜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才编辑印制而成。为了方便查阅,分为了经、史、子、集四部分,故名四库。全书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随着讲解,我们一一地了解着那些精华的内容,从《尚书》的舜说:“啊,四岳,有发奋努力、希望建功,又可以巩固、发扬尧帝功绩,为百姓谋福的人吗?叫他去为百姓做事。”《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里司马迁深夜里的思想、记录;苏东坡《赤壁怀古》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陆游《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范中淹的“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到徐霞客的地理游记……民族的历史,充满了生存的艰难、战乱,也充满了追求、创造、献身与悲壮、崇高、美好。

从布衣百姓到英雄豪杰,每一个人都是建筑历史的材质,有的人在耕种、纺织;有的人在锻造、运送;有的人在站岗、放哨;有的人在传授、医疗;有的人在研究、书写;有的人在指点、部署……

中华民族从有文字记载的商、周走到了今天,都是勤奋、有能力、心怀美好的人们在努力引领、付出,甚至牺牲着,才积淀下这么厚重、精深、美好的历史、文化。很多人的思想、行为与达到的境界,让我禁不住感动、涌泪,仰望着一个个先祖、前辈达到的思想、文化的制高点,我也会想,生活的所有领域,是否已经遍布了他们的脚印?是否已经很难超越他们达到的高度了?

有一些年青的父母领着他们正成长、求知的孩子,也来到这里。孩子们或不停地询问,或被仿制的电子甲骨文吸引……他们每接受到一点启示,都会对人生有作用,会让他们的心灵成长。

记得儿子童年时,我们就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家里的书房也成了我们方便阅读的图书馆。我们也到北京的科技馆、天文馆、古生物化石馆等去。在天文馆,我们买到了一架天文望远镜,回家后,儿子就在阳台上看到了月球的表面。奇妙、神秘的事物激发着他的兴趣与理想:“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边缘在哪里?我长大了一定要找到宇宙的边缘。”

我们还在中国科技馆满怀兴趣地观看那一个个奇妙的力学、声学、电学小实验,它们让我们留恋忘返,儿子更是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脸上满是好奇、兴奋与思索的表情。中午我们就买一点简单的午餐,边吃边继续观看。下午直到要闭馆了,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大门……

我由此想到了家庭教育,我想有条件的父母亲,最好能够多带孩子到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这些地方来,阅读、观看与了解一些历史文物,这些人类生存进化中保留、传承下来的真实、生动的实物,都会对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有益;如果能够让他们在这些地方,有一些心灵的感动、激励,并且记忆在人生中,那就更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