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
(2012-08-06 21:51:28)
标签:
孩子眼睛看世界杂谈 |
分类: 我的文章 |
每个孩子的眼睛,都表达着他们奇特的心灵。
蹲到幼小孩子的身边,会听到他们各种让人捧腹的童言稚语,你简直可以赞叹他们是语言的天才。
一个在公路边玩沙土的胖礅礅男孩告诉我:
我叫庞大海,小名叫宝宝,你知道我最大的名字叫什么吧?我最大的名字叫庞大海宝宝!
另一个叫六六的男孩跟妈妈去动物园,突然指着一头狮子大喊:
辛巴,狮子王,原来你藏在这里!
而在一个明亮的夜晚,拉着爸爸的手在大院里散步的一个刚会走路男孩则指着天上的圆月说:
太阳公公!太阳公公!
女孩子的心灵更为细腻一些,她们的眼睛看到的事物也有所不同。
一个刚刚走出幼儿园的女孩看到一块像伞一样的云彩正漂浮在她和妈妈的头顶上:
妈妈,没有下雨,云彩怎么给我们打伞呢?
母亲节前夕,我所在的家长学校征集孩子们对自己父母亲的感情和认识,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征文,大部分孩子的征文都写满了父母亲对于他们日常的关爱,但有一个七岁的孩子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他写出了他心中的疑惑和不解:
我的妈妈经常这样,她就像是一条变色龙,一会儿对我好,一会儿又让我觉得害怕,我总是不知道她会怎么变化……
孩子们的这些语言极为真实、形象和生动,甚至准确,它们反映了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事物、他们的心灵理解的世界。而你仔细地看那些孩子们的眼睛,它们每一双都透着纯真,但又各不相同,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基因、家庭和幼年的生活,所以孩子们看到的事物以及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自然有着很多的不同。
让10个孩子来画一个苹果,他们一定会画出10个不同的苹果样子,不是形状、大小不同,就是所使用的色彩不同。而如果把一顶帽子放到讲台的桌子上,正对着它的同学,看到的帽子的形状,就会跟从侧面或者从上面看到帽子的同学不一样。看到正面的同学可能会说,这个前面带着盖的帽子,像一大一小两个椭圆;而看到上面的同学可能会说,这只帽子像一个圆长着一只耳朵;而看到侧面的同学可能会说,它只是一块圆乎乎的布团。
孩子们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生活并且表达它们。
我们应该多帮助和鼓励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观察人,并且为他们提供机会、及时地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即使他们的观察和认识,在我们看来是极其谎诞、怪异的,也要想法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这样想一定有着合乎情理的原因。只有这样,孩子们的思想才会真实、生动和有趣,他们才会以此区加别于其他的孩子,并且逐步地形成着自己。
家长可以在家里经常跟孩子谈论外面社会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孩子充分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在跟孩子外出的时候,同他们一起观察天空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引导他们把自然的景物跟人类的生存联系起来。比如,下小雨和下大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鸡和狗有什么不同的习性,它们的眼睛、嘴巴与食物有什么关系?
有一位三年级的小同学写自己学会了养鱼:
《我学会了养“大尾巴”
我一开始不会养“大尾巴”。记得有一次放了很多的红线虫,第二天,撑死了好多“大尾巴”。后来我让妈妈教我一些知识,才慢慢地学会了养“大尾巴”。前天,妈妈发现有几条“大尾巴”的肚子特别大。今天我放学回来,看到它们生下了许多“小尾巴”。这些“小尾巴”十分奇怪,眼睛是身体的三分之二,但尾巴只有 一毫米,样子可爱极了!我打算用瓶子装几只送给同学!
我家的“大尾巴”就是热带鱼。你是不是也觉得它们挺可爱的?
有一位处在青春期的同学这样写道:
周未,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
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借口,
就是想去坐坐。
那天大家说了很多很多,
尤其那位玻璃似的女同学,
平时老像一股羞涩的风,
那天却像仲夏的雷阵雨下得很急很多……
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记录事物。我们应当尽量地保留孩子那些生动、形象、有情趣的语言。有些老师和家长习惯修改孩子的语言,把它们改成排比,或者添加一些词语、概念等等,这种成人化的修改,其实是对孩子作文的伤害,抹掉了它们的原质和特点。
我孩子两岁的时候,有一天趴在窗前看外面的黑夜,那时候他还不能理解黑夜是一种什么事物,但他想打走它,便抓起床上的红毛线扔了过去,扔完了回头跟我说:
红毛线打不走黑夜。
这样的行为和语言是大人怎么也改不出来的。
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才会避免假话和空话,才会形成他们的看、思、写一致,日渐增强其写作能力,真正写出一篇篇好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