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2013-12-19 18:04:42)
标签:

工业

遗产

电厂

下关

dp2m3m

分类: 工业随拍
        这是南京最早的工厂之一,也是最早的官商合办的企业之一;它经历了90多年的历史沧桑,它见证了南京近百年的城市变迁,它收藏了许多的名人故事----孙中山、汪精卫、渡江战役……它就是南京下关电厂----曾经的“首都电厂”。它退休三年多了,以后会是怎样,受到社会关注;现在是啥模样?前不久我去做了一点纪实…...

↓P1: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2:
1910年,金陵电灯官厂在南京西华门建成发电,1912年更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 1919年,该厂在下半建立分厂,定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下关发电所,这就是下关发电厂...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3:

原“首都电厂”办公楼。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4:

南京市政府颁发的民国建筑标志牌。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5:

红色二层小楼是电厂内的的民国建筑,曾经作为汪精卫的办公楼。后方为电厂标志性的高达150米的烟囱。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6:

2009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电厂搬迁。这个老南京人家喻户晓的下关电厂,现在静静地躺在这里。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7:

当年煤炭从长江运输,经过这传送带直接进入电厂。接片。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8:

厂区内绿色灌木丛中,藏着这个废弃的“大家伙”?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9:

厂房和设施已经破败。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0:

俯瞰这水池和设备,荒凉中感受到了被遗弃的滋味。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1:

咱不懂电力,这可能是输变电系统吧;昔日的电老虎,也没有了威风。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2:

来个近景,你看,这大家伙里面的芦苇也枯萎啦。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3:

曾经在厂房顶端的壮观设备,如今,锈迹斑斑。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4:

当年的热气腾腾,退休以后,冷冷清清。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5:

那年月防空警报器是非常重要的设施,因为电厂常常是被飞机轰炸的目标。蓝色的警示牌应该是文物了。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6:

依稀,当年辉煌。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7:

接片,一览无遗。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8:

竖片,大气可现。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19:

全景,可能点击后看原图效果更好。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P20:

相邻的住宅面临拆迁,整个沿江地区正在建设滨江风光带。
南京工业遗产——今天的“首都电厂”。
有关资料:
1910年,官办的金陵电灯官厂在南京西华门外建成。

建国前

1912年民国肇建,电厂更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1919年,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在下关建立分厂,定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下关发电所。1928年4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将电灯厂的本厂与分厂合并,更名为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1937年5月,首都电厂改由扬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经营,转变为官商合办企业。建厂初期,电厂设总务、营业、会计、机务、电务及发电所等机构,又分设有中山路办事处和下关发电所,负责全厂日常事务与输电事项。 至此时,电厂先后安装有两台0.5万千瓦和两台1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而此前的小机组全部停产。

建国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关发电厂收归国有,主要经营火力发电、蒸汽热供应和电力设备维修。为满足苏南地区用电,电厂自1957年起扩建新厂。三期工程至1961年全部竣工投产,此时装机容量达11.5万千瓦,为当时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在当时承担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1993年12月,江苏省电力公司独家投资对下关发电厂进行技术改造,拆除旧机组,新装2台12.5万千瓦机组,引进芬兰烟气脱硫装置,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1997年7月底工程正式开工。1998年12月第一台机组建成投产,1999年7月第二台机组竣工投产,脱硫等环保装置同步投入生产。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下关电厂划归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2009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电厂搬迁扩建计划。依该计划,电厂将迁往栖霞区靖安街道,批复的总投资为51.2亿元,将建设2台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两台机组将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同时配套新建1个3.5万吨级煤炭接卸泊位和1个2000吨级综合泊位。而作为下关标志性建筑的电厂烟囱则会保留。同时厂区建筑的去留也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议题。[1]

特别事迹

1949年4月中旬,国民政府军政机关迫于战事失利,南京告急,开始撤退。中共下关地下组织发动工人成立“纠察队”、“应变会”组织进行保护首都电厂的斗争。此时电厂资金被冻结,电煤供应中断,为保卫电厂,迎接解放,首都电厂工人每人捐款两块银元,购买煤炭,维持全市供电。4月21日,进驻电厂的国军宪兵加强了对工厂工人的监视和防范,并准备炸毁电厂。混迹工人间的特务也煽动关机、停电、离厂。此时,护厂工人将电厂围墙通电,封闭电厂前后铁门,阻绝外人进入,同时与驻厂宪兵进行说理斗争,迫使宪兵撤退。1949年4月23日夜,人民解放军第35军所部5名侦察员与首都电厂工人接头,首都电厂厂长率5名工人驾驶“京电”号小火轮驶向北岸,接运参与渡江作战的第35军的部队。晚上11时,渡江先头部队在首都电厂附近登岸。[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