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张小砚》有感

标签:
西藏川藏线张小砚背包族王石灵魂的天阶藏地密码文化 |
分类: 行走天下 |
剑客花了两三周的琐碎时间读完了《走吧张小砚》,跟着张小砚由成都“往返”了一次西藏。“遇险、遭劫、爱情、乞讨、打架、拉萨、搭车、奇遇、恶狗、和尚、买卖、赌终身。12个词汇+31个驻地+114篇日记=1个冒险经历。”“
一包棒棒糖,83元走川藏,向西两万里,摩托行记。”确切地讲,张小砚是3500元+114元(乞讨)历时三个多月完成了一次艰难但传奇式的西藏之旅,一个平凡女子的西藏之旅,一个不能够轻易复制的西藏之旅。
百度百科介绍,张小砚笔名又称砚台安徽桐城人 08年5.12大地震后首批赴汶川的志愿者之一,据网友介绍,个人能力极强,“善交际,识人心”,灾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拉赞助招募志愿者,建起了7个帐篷学校,精力与能力匪夷所思。有新浪博客张小砚http://blog.sina.com.cn/sandanji)。
因为向往西藏,在纸老虎买了《走吧张小砚》。之前,有一本畅销了很长时间的书叫《藏地密码》,剑客嫌《藏地密码》续集太多而放弃了阅读的念头。但是,并没有就此放下对西藏的向往。去年得知大学室友志强到西藏林芝挂职,剑客高兴了一阵子,春节与志强通电话,还约着抽时间去西藏探望。但愿可以成行!
剑客在读《走吧张小砚》》的同时,在办公室附近的宿舍床头的另一本在读的枕边书,是王石的《灵魂的台阶》。如果说王石是大人物的话,张小砚则是一个很地道的小人物,一个小人物写的走进西藏的经历与事件。事实上,也就是通过张小砚这样一个小人物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才能够品味得到其实有不知道多少不知名的小人物曾经,或正在川藏公里上或骑行,或行走着,他们的交通工具有的是很简单,甚至说简陋的摩托车、自行车。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坚持,甚至是一种很简单的激情与冲动,推动者那些勇敢无畏的行走着!由此,剑客想起上大二的时候,有两位高中同学(程曙、孙明)由江西南昌骑自行车至北京的成功经历,至今感动。
行走天下是许多人的梦想,当然剑客也如是。只是剑客已经过了“背包行走”的年龄,更重要的缺乏那样的勇气与精神。激情是有的,诚如昨天傍晚与公司几个年轻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在探讨着五四青年节,且冷不丁齐声给剑客来了一个祝福,“某某总,青年节快乐!”已经过了青年的年龄,其实从那年随团中央青年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法国归来之后,剑客即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只不过心里剑客依旧充满激情,对工作,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