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3岁廖葳和三对双胞胎录取中国农业大学想到的

标签:
13岁廖葳双胞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陈章良教育 |
分类: 心怀天下 |
由13岁廖葳和三对双胞胎录取中国农业大学想到的
“昨日,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了今年招生情况新闻发布会。该校今年共录取新生3368名,其中保送生19人。农大副校长傅泽田介绍,该校今年招收的最小新生是13岁的贵州毕节一中学生廖葳,将就读化学专业。同时,今年有三对双胞胎同时被农大录取,分别是来自北京市的刘佳(动物医学专业)、刘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来自山东省的马欢(公共管理专业)、马欣(法学专业);来自广东省的李锦路(植物生产类专业)、李锦民(生物科学类专业)。”
(图片来源:google)
读罢这则消息,剑客第一感觉是三对双胞胎父母的勇敢与睿智。当然,也为他们优秀的遗传基因、良好的教育孩子方式感到欣慰。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农业的最高学府,一些学科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农大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人心目中相比较其它理工科类学校,似乎是低人一等。还好现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今年中国农业大学录取考生来源数量也证明了这一点,城镇来源考生2265人,占67.25%,农村来源考生1103人,占32.75%。
2005年,剑客一亲戚小孩毕业填报志愿,孩子喜欢生物,在北京可以选择的学校经过反复甄选,剩下北京大学生物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生物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生物专业。从小孩一模成绩分析,填报北大有些风险,在北师大与中农大之间,剑客推荐中农大。结果,孩子如愿被中农大录取,分数位列中农大当年录取考生第一。专业最后确定为中农大生命科学实验班,由时任中农大校长的陈章良亲自出任班主任。前三年修满全部课程与学分,大四托福、GRE,今年六月,孩子顺利前往美国一所大学继续攻读学位。
近几年来,中农大录取的新生,第一志愿填报的比例非常高。且女生填报越来越多。今年农大新生中,男生1605人,占47.65%,女生1763人,占52.35%,女生比例超过男生5个百分点,达到了该校历史上的新高。80年代,中农大女生是稀有“物种”,一些专业甚至仅1-2名女生。由此也衍生出一些现象,即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男生好,排名前几位的多是女生。
(图片来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