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元宵节印象

(2008-02-21 23:42:44)
标签: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九江

庐山

赶集

物资交流

往事并非如烟

杂谈

分类: 情感天下

老家的元宵节印象

南方的正月十五远没有北方热闹,老家的元宵节其实代表所谓团圆的成分并不明显,更多的是标明春节行将结束,从正月十六开始就要谋划春种的一些事宜,勤快一点的,就下地栽土豆或忙些其它准备性的农活。城里也就是照着老家的习俗,早上吃些糖煎糍粑,晚上再备些饭菜,档次与质量比除夕要降低一个档次,尤其在物质相对贫乏的七八十年代更是如此。

IMG_0130.jpg (老家的一些对联,摄于2007-5-2)

老家元宵节其他的也没有特别隆重的活动,舞龙灯、舞狮子是一些外来的队伍,在县城或一些大的村庄串联,一来给春节增加喜庆的气氛,同时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创收的机会。

 

印象最深的一次元宵节是和爸爸的远行,随同的有二哥以及村里的左邻右舍,一行十几个。那年我约摸八九岁,吃罢早饭,动身去庐山西南麓一个叫码头的集镇赶集。九江自古就是商贾繁华之地,常年商业发达,所以没有北方那样每月逢集的传统。只是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在离我家临近的马回岭有物资交流大会,像北方的大集,爸爸以前是带哥哥、姐姐去的,马回岭的物资交流一次也没轮上我。码头的那次也是我争取的,步行了近15公里,到了码头水库脚下即是物资交流现场,有唱京西的,但我听不懂,也没耐心。小吃,那时候似乎也没印象了,只是有甘蔗,几毛钱一根,啃着吃也挺爽的。大人们也真好趁机买些农用的生产物资。临近半下午,就想着返回了,来回30公里的步行,在那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即便是随大人这样一次辛苦的步行,却似乎分享了大人们赶集的快乐,愉快的心情要兴奋地保持好几天的。但这也是我参与的唯一的一次远行赶集。

 

上高中、大学之后,每每不到正月十五,我就返校了。此后的正月十五逐渐淡出我们这些远行的游子了。所以,在我的心里,春节就是除夕,春节就是正月初一至初六这最为繁忙的几天。走罢亲戚,春节也就似乎是结束了。正月十五也就成为一个传统的象征,渐渐地变淡了,远处逐渐稀落的鞭炮声,似乎在嘱托人们用心等待下一个来年的春节。

 1.过年  

2.一个游人的陶渊明纪念馆

3.青春作伴好还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