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2007-10-04 09:56:03)
标签:

旅行/见闻

哈尔滨

犹太新会堂

圣·索菲亚教堂

鞑靼清真寺

犹太总会旧址

分类: 行走天下

体会中国之最的哈尔滨教堂文化

 

哈尔滨是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这一点,许多到过哈尔滨的人都有类似的体会。哈尔滨的教堂就是其城市文化特征之一。哈尔滨曾是近现代东亚地区最大的犹太人生活聚居中心和宗教精神中心,这里至今仍比较完好地保存着其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史料。

 

到哈尔滨已经十几次以上了,而这一次在是住在道里区,一上午的步行逛街的过程中,熟悉地形的培欣沿路在给我讲些哈尔滨建筑风貌与历史人文的同时,重点带我们参观了教堂建筑。

 

经纬街162号的犹太新会堂旧址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犹太新会堂建于1921年,是哈尔滨第二犹太教会,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犹太人会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教堂,可同时容纳500人做礼拜。新会堂曾是哈尔滨市公安局俱乐部所在地。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初到哈尔滨,朋友或者导游安排的参观点一定少不了圣·索菲亚教堂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95号的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原为木结构随军教堂。1923年为了适应哈尔滨东正教徒的急剧增加重新兴建,历时9年,于1932年竣工。1997年的修整,使索菲亚教堂成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风景中一个亮点。圣·索菲亚教堂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这也是时任哈尔滨市长汪光涛在继中央大街之后带给哈尔滨市民乃至国内外游客最好的作品之一。之后,汪光涛先生调任北京市副市长,主管城建期间,推进的2000年王府井大街的改造,北京市政府投资在王府井天主堂前兴建了一座广场,从而使教堂成为王府井步行街的一处景观。这一点,充分展示了一个懂建筑艺术的市长、乃至建设部部长汪光涛先生的远见卓识!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坐落在道里区通江街108号,原为鞑靼清真寺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一类保护建筑。始建于1923年。砖木结构的教堂。建筑师为吉达诺夫。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挺拔高耸的宣礼塔以及两侧对衬圆顶,尖券拱形高窗,洋溢了庄严肃穆、宁谧浑重的宗教气氛。土耳其清真寺这一称谓的由来,是因最初教徒主要是土耳其人和来自俄国的依特尔人。这些依斯兰教徒俄着绻曲的黑发,被俄国称为鞑靼人,所以也把这座清真寺称为鞑靼教堂。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位于通江街82号的犹太总会旧址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建于1907年,是哈尔滨第一犹太教会,习惯上称为旧教堂。现在的旧教堂仍旧是哈尔滨车辆厂招待所所在地,一块“咖啡酒吧―――驴友聚会所”的招牌格外显眼。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

位于香坊区哈利路亚教堂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则正好是培欣举行婚礼的地方。这座教堂系新建,是黑龙江最大的教堂。

 

在哈尔滨留存下来的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遗址18处。其中,以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为主数最多,保存最完整。

 

哈尔滨的文化与历史是缘于远东俄罗斯文化之影响而积淀起来的,至今,在哈尔滨仍旧保持着浓烈的西方传统的生活习俗。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在哈尔滨的圣诞节在哈尔滨市民看来是仅次于春节的一次重大的节日。至少我是这样体会的!2000年的圣诞节体会中国之最---哈尔滨教堂文化,我恰巧在哈尔滨开会,期间参加了一个哈尔滨朋友的圣诞聚会,整个聚会场所节日气氛十分浓厚,事实上整个哈尔滨也笼罩在圣诞节的气氛之中!“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唯一的一个原本与中国人不相干的节日,在哈尔滨让我顿生想家的念头。

以下的文章链接讲述的也是哈尔滨有关的故事。

 1.新娘身边的哈尔滨美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