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去采访广州钛白粉厂化学品泄漏事件。在一家家具市场门前,我遇到一位半光头、穿着件七分裤的壮汉。他是附近小区的居民,面对浓浓的带着刺激性气味的白烟,他觉得很疑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但正在家具市场门前监测气体的环卫人员拒绝搭理他。于是,我主动走了过去,向他大致地介绍了泄漏事件,告诉他目前事情已经得到控制,那些气体也不再具有那么强烈的毒性了,我还建议他赶紧回家关上窗户,早点休息。
或许是我的好心打动了这位壮汉,他开始好奇地问我是哪个媒体的,并且说他也是干媒体的,是网站编辑。我觉得意外,为了以后可能的合作,我必恭必敬地递上名片,他也很礼貌地回赠了一张名片给我。这时,惊喜开始发生,因为那张名片上清楚的写着“曹西弘”三个字。
这名字对我来说,简直如雷贯耳,从我05初进周末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接触,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中断过。在周末呆了一年多还没能接触到他,一直是我的遗憾。而如今,我眼前这位和打工仔没有任何区别的壮汉,正是当年南方周末颠峰时期的消费广场(民生版前身)主编,南方周末最有声誉的老黄忠,当年毅然上书南方报团,要求撤换向熹的曹西弘老师。欣喜,激动!感谢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