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的建水临安古城,虽然历经12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但至今仍保存有50多座古代建筑,临安古城也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在这座古城里既有始建于元代的全国最大的文庙,始建于明代的朝阳楼(俗称小天安门),还有明、清两代的学政考棚,古代民居的典型朱家花园,以及云南古桥中最大的双龙桥等。
建水县的临安古城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汉代时属益州郡母掇县地,西晋时期属宁州兴古郡,唐朝为南宁州都督府东爨乌蛮地。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

9

10

11

12

13

14
15
古代民居

16
根据历史记载,此地在元朝年间设建水州,属临安路,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为临安老城留下了许多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物,当你走进这座老城时,临安城里遗留下来的那些历尽沧桑,古迹斑驳的建筑,或许都会让你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建水紫陶驰名中外,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的四大名陶。建水紫陶始于道光年间,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与其它陶器不同的是,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陶器烧成后用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使之质地细腻,光亮如镜,轻轻敲击有金属之声。故又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之说。
或许,临安老城里的居民,依旧延续着日落而息、闻鸡起舞的传承,每到掌灯后的临安老城里,似乎很快就会安静了。晚上八点以后,老城里几乎成为了空巷,尽管街旁的店铺依旧灯火通明,然而,却是门可罗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