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瑟夫大教堂,最初是由安德鲁教士在皇家山西面的山脚下,修建的一个用于祷告的小教堂,也就是今天圣约瑟夫大教堂最早的雏形。说起圣约瑟夫大教堂,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叫“安德鲁”(Andre)的教士,他出身寒微,身材矮小,但凭借着坚韧的信念终成大业......
安德鲁,1845年8月9日出生于蒙特利尔的西南部,他是家里12个孩子中的第8个。他的父亲以做木轮为业,在安德鲁9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所以安德鲁一生对耶稣的在世父、圣母玛丽亚的丈夫、同是木匠出身的圣约瑟夫情有独钟。然而,更不幸的是,安德鲁的母亲在他的父亲去世3年后,也撒手人寰。贫穷、年幼多病、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安德鲁,从此颠沛流离,到处打工糊口,但他唯一坚持做的就是祈祷。
安德鲁从26岁开始,一直在蒙特利尔的圣母学院里做了36年的门房。安德鲁从30岁开始,用敬奉圣约瑟夫的灯油,边祈祷边为有腿疾的病人进行按摩治疗,经过安德鲁的医治之后,许多人本来是拄着拐棍来到这里的,而离开时,却已经不需要再拄拐,于是,他们的拐杖就被留在教堂里作为见证。据记载,安德鲁一生以神迹治人无数,单是1916年,有记录可查的,就有435人之多。
14 在蒙特利尔的圣母学院里做了36年的门房

15
16
治愈病人留下的拐杖

17

18

19
1904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安德鲁终于在圣母学院的对面,建立了这座崇拜圣约瑟夫的小礼拜堂(圣约瑟夫大教堂的雏形)。小礼拜堂楼上只有10平米的阁楼,就是安德鲁的卧室、办公室兼厨房,现在还完整地保持着原貌。
尽管安德鲁为筹建圣约瑟夫大教堂而经手的钱已不下千百万,但他却一直都住在小教堂里的这间简陋的房子里,过着简单的生活,直到终老。在小教堂前,还矗立着安德鲁的塑像。
安德鲁生前一直想要为圣约瑟夫建造一座大教堂,但却迟迟未能获得天主教会的批准,直到他年近80之时(1924年),圣约瑟夫大教堂才终于开始兴建,但其间又因资金不足而停建多年。直到几十年后,在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捐助下,圣约瑟夫大教堂才最终建成的。
然而,在教堂建成时,安德鲁已经去世了整整30年。今天,在圣约瑟夫大教堂的一楼,还存放“安德鲁”教士的棺木,在二楼的展廊里,存放着他的心脏,据说,是因为安德鲁要永远的保护好这座圣约瑟夫大教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