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所组成。昆明湖位於此园万寿山的南麓,它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去年的11月中旬,我曾来这里拍过它的初冬景色,今年又恰逢此时,看见天气非常好,正好也闲来无事,于是乎,我又来这里故地重游再拍昆明湖。
昆明湖自古山水景色俱佳,明代的一些诗人常把它的自然风光描绘成“宛如江南风景,一郡之盛观”。乾隆爷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也曾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尽管已经时隔一年了,但今天再次看到依旧的昆明湖初冬景色时,让我感觉似乎又回到了去年的今天......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又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
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昆明湖堤岸上,是当年乾隆皇帝钦点于此的,旨在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还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
初冬的昆明湖,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中,秋高气爽的湖面波平如镜,美不胜收
。远眺坐拥昆明湖的西山重栾,静卧在湖畔,可谓接大地之灵气,润湖水之神韵,与人文共通和谐也。
虽然此时已经是立冬之后了,然而,昆明湖畔的秋色,似乎还没有走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