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卡珀老皇宫是由征服了拜占庭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9年下令兴建,历时4年建成,因建在拜占庭卡珀城堡遗址上而得名。这位名留青史的帝王,选择了将皇宫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金角湾岸边的高地,意在可将壮阔的马尔马拉海和美丽的金角湾景色尽收眼底。
相比之下的老皇宫第四庭院里,就显得比较空旷,庭院里花草之间,熏风轻抚,十分惬意。老皇宫中保留完好的著名殿堂有:逊奈厅、圣物殿、巴格达殿、觐见厅、索法清真寺等。此外,皇宫展馆分圣物馆、中国瓷器馆、珍宝馆、兵器馆、御衣馆、皇家识物馆。如果有时间、有兴趣,不妨细细地将它们逐一对号入座。
托普卡珀老皇宫博物馆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藏品约
8.6万件。其中,珍宝馆收藏有以宝石镶嵌的武器、宝石佩饰、特奇珍贵宝石、苏丹宝石镶嵌的宝座、纯金烛台(重48公斤,镶6666颗蓝色钻石)等。瓷器馆收藏有中国自唐至清代的名瓷多达20700件左右,其中,有些明代所制的碗、盘还印有《古兰经》文(个展馆内都禁止摄影)。
托普卡珀宫是15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先后有25位苏丹在这里君临天下,过着奢靡的生活。脱胎于游牧民族的奥斯曼苏丹们,连宫殿都建得有点“信马由缰”,他们顺着临海地势不断地扩建,每代君王都可随心所欲在宫殿侧面或后面添加建筑物,意在留下自己的痕迹,因此使得这组能在山丘上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建筑群,整体规划的有些奇形怪状。
据史书记载,最初的苏丹刚搬进宫殿时,往往都是住不惯,他们索性在宫内空地上搭起帐篷,情愿夜晚与明月清风为伍。后来的苏丹们由于都是在宫中长大的,终日享受着深宫内宅里嫔妃的且歌且舞和床榻之欢的柔情,游牧民族的野性早已荡然无存。
后来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苏丹,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又新建了一座新皇宫,这座新宫到处洋溢着欧洲气息,金碧辉煌的庆典大厅,重达4.5吨的水晶吊灯悠悠垂下……当奢侈成了习惯,浪费成了家常,奥斯曼帝国也逐渐脆弱得像嫔妃娇嫩的身子。然而,自从那座新宫建后不到70年,奥斯曼帝国的大厦便轰然而溃,最后一任苏丹也被迫流亡,后宫佳丽也作鸟兽散。曾经辉煌了近400年的奥斯曼帝国的皇宫,也只能苍凉的流落在风吹雨打中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
或许,伊斯坦布尔天生就是美丽的,她不仅跨越在迥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的两岸,而且还见证了古老帝国的兴衰。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中,到处都能寻觅到历史的影子。其中,建在“金角湾”西岸欧洲部分的“皇宫岬”山顶上的这座托普卡珀老王宫,或许也是令人难忘。因为,老皇宫的历史性和它的奢华,都可堪称古代土耳其的瑰宝......

31

32
33
在老皇宫眺望金角湾

34

35
36
在老皇宫眺望博斯普鲁斯海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