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昆明湖里的十七孔桥,是一座长150米、宽8米的17孔联拱大石桥,此桥飞架于昆明湖的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是乾隆年间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
十七孔桥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桥栏的128根望柱上雕刻的神态各异的狮子,比卢沟桥的石狮子还多上59只。如果仔细观赏这些石狮的奇趣造型,或许会收获到别有的一番趣味。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不仅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而且还将昆明湖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十七孔桥的桥洞为什么要建十七个孔呢?因为桥正中的大孔,无论从桥的哪一端数来,都正好是“9”,而“9”在古代是被称为极阳数,所以设计者将这个皇家园林里的大桥建成17孔。在清代君王的眼里,十七孔桥就像是一道彩虹,把人世间和蓬莱仙岛连接起来了。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之美,既有四季之美,也有晨昏之美,但更重要的是,十七孔桥的美,可以让你从不同角度去领略,即站在园中各处望桥和站在桥上眺望园中各处。你可以站在桥上眺望万寿山,也可以扶着汉白玉桥栏,欣赏佛香阁和昆明湖,领略水波、雕栏、长廊、绿树、崇阁、黄瓦、蓝天、白云浑然一体景色。
从知春亭一带,往北,再折而西,沿湖走,随处都能望到这一卧波长桥。据说十七孔桥还有个姊妹,她就是苏州“石湖串月”的杏春桥,杏春桥同十七孔桥的造型一样,只是没有十七孔桥这般的华丽。
在这个秋风瑟瑟的晚秋的傍晚,我站在桥边,望着昆明湖动荡的波涛,似乎万寿山也浮动起来。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园中最大、最美石桥,每到日落前,夕阳辉映中的十七孔桥,更是美轮美奂,尤其是那红光穿洞的神奇景色,更是美得让人震撼。据说,冬至前后大桥的红光穿洞景色会更加震撼。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