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纯,除少数阿伊努族(又称虾夷族)人和琉球族人以外,都是和族人。离阿寒湖湖畔不远处,有一条售卖地道工艺品及纪念品的温泉街,温泉街外表与普通店铺街无异,但实际上,这里却住有30多户、约200多名日本列岛原住民虾夷族(又称阿伊努族部)人,这里也是北海道地区最大的虾夷族村落。这个阿伊努族部落,以建立在广场上被称作大地之风的纪念塔为中心,整个部落呈丁字形。
顶着多年未遇的暴风雪,脚踏没膝的积雪,我走进了北海道的这个阿伊努族部落。
从公元七世纪后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称为“虾夷”,系夷狄之意,这是日本占统治地位的和族的统治者对他们的鄙称。大约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起逐渐地改称为阿伊努人。对于野蛮的虾夷人,早在日本人18世纪以前的史书记载中,他们就将之归于“异国人物”、“外夷人物”的范围。所以日本古代一直称阿伊努人为“虾夷”,并根据其地理分布分为东虾夷、西虾夷、渡岛虾夷、渡觉虾夷等。日语中的“虾夷”一词带有贬义,直译是“毛人、囚俘、蕃人”等意思。
据日本史料记载。阿伊努人在公元五世纪时被称为“毛人”,因为他们的特征是皮肤比较黑,毛发浓密而长,有波纹,脸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约1.6米。他们的面孔具有欧洲人的特征,语言与毗邻的各民族和国家的语言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男人留着红胡子。他们穿的衣服很象居住在极北地区的部族的服装,他们的传说故事和流传的众多叙事诗歌,与大洋州和澳大利亚各土著居民的民间(口头)创作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总之,这种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议,他们最初是怎样来到日本的,至今无人知晓。
北海道的原著阿伊努族(Ayinurn)是与小日本和族完全不同的人种,虾夷人身材矮小,肤色浅黑,在世界已知人种中体毛最盛。男子络腮胡须浓厚,妇女沿嘴边有髭状痕迹。据考证他们的祖先可能为高加索种或蒙古种,也有独立人种的说法。现在北海道的虾夷人还约有12,000人,但几乎没有纯血统的,本族的语言和宗教也濒於消失。现在多数人的体格像日本人,
无论是生活方式、语言及传统文化,原住的虾夷族人与一般的日本人都有所不同,虾夷人体格不像邻近的类蒙古人,可能是一度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的早期类高加索人的后裔。原来有虾夷语及多种方言,现多数已为日语所取代。日本的四个大岛上原来都有虾夷人居住,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受日本人逼迫,才往北迁移。民族间的通婚和文化上的同化实际上已使纯种的虾夷人濒於灭绝。
虽然我从未接触过虾夷族人,然而,在我的心里却早就对虾夷族具有一种憎恨感。自古可恶的虾夷族人都是以生性野蛮残暴著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关于日寇大量吃人肉的记述不仅在抗战史上多次记载,在缴获的日军日记本里面也有这类记述。例如在台儿庄大战期间,在一个被击毙的日寇第十师团士兵的日记本上,就很清楚的记载了那些虾夷族士兵多次割取中国人的大腿肉烤着吃的情况。
那些虾夷族的魔鬼不仅吃中国人的肉,还吃中国人的心脏。在另一篇记述当中,日本侵华期间,有一个很漂亮的中国姑娘被日寇绑在连带大树的木椅上剖开了肚腹,那姑娘活活疼死,惨叫声很远都能听到,那群虾夷族的日寇不仅用火烤吃了姑娘身上的一些肉,还烤吃了她的心脏……
随着小日本和族人的到来,原始的田园生活成为了阿伊努人永恒的回忆。每年,当如织的游客奔向这里赏雪景、观草原、呼吸着清新透明的空气时,这里的真正主人阿伊努人却退缩在小日本政府划给的“给与地”里,并因此成为日本岛上最孤独的也是最贫寒的一群,终于被日本社会所遗忘。

40

41

42

43

44

45 我们的大巴车

4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