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5173012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5@365走进贝都因人部落之二
(2016-01-25 00:01:08)
标签:
365
旅游
风景
摄影
埃及
分类:
非洲
“贝都因”(Bedouins,亦作Beduin,也称贝督因人)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各地贝都因人均使用当地的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文。贝都因人绝大部分为穆斯林,贝都因人身材颀长,实行一夫多妻制,据说最多可娶27个妻子。
1
2
3
4
贝都因人酷爱放荡不羁的生活,豪侠行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最高标准。他们极为勇敢、仗义、为氏族利益勇于冲锋陷阵,甚至不惜牺牲性命。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都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
5
6
7
一些非阿拉伯人,如生活在埃及红海沿岸的贝沙族(Beja)也常被人们称为贝都因人。现在的贝都因人,分别处于由游牧转向定居的不同阶段,按传统分为:骆驼游牧人、山羊绵羊游牧人、牛群游牧人,其中骆驼游牧人最有声望,他们占有大片土地,主要生活在撒哈拉、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区并组成一些大部落。我们探访的这个贝都因人部落,就属骆驼游牧人部落。
8
9
10
贝都因人剽悍、骁勇、顽强,曾是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及其以后哈里发政权向外扩张的基本力量,并随之而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来到贝都因人部落,体验一下骑骆驼的感觉,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不过骑在行走的骆驼背上,感觉并不舒服哦。
11
手机拍摄与团友们一起体验沙漠之舟
12
手机拍摄
13
我看到的这个坐落在红海西面东撒哈拉沙漠深处的贝都因人部落,是用一些十分简易的草棚和骆驼圈组成,部落里只有一口井。这个部落的居民和居所都很少,但部落的占地面积却不小。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期间,贝都因人纷纷皈依伊斯兰教,在这个贝都因人的部落里,最亮眼的建筑也是一个小小的清真寺。
14
部落里的清真寺
15
部落居民的住所
16
17
部落里唯一的一口水井
这里的贝鲁因人在地上挖个坑,支起一个锅就是灶了,用烧着骆驼粪烙出的大饼,招待来这里游览的各国游客。贝都因的大饼,无论是形状还是味道和我国的大饼都差不多,尝了一下,感觉还是我们的大饼味道更好。
18
19
烙饼
20
据说贝都因人的女孩子,13岁以后就不能穿艳丽的衣服而要穿黑色的长袍。所以贝都因人妇女都是身穿长袍戴黑色头巾,只露出一双大大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她们的头巾和服饰也都是用自己纺的麻布制成,自己染成黑色,自己钉上一些小珠片、小珠子作为装饰。
21
贝都因人
22
23
贝都因人的孩子们
24
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通常靠饲养骆驼为生。他们按季节和固定路线进行有规律的移动,每次游牧距离常在1000公里以上。他们在农区边缘地带度过最炎热、干旱的季节,参加集市,出售畜产品或采集香料,买回椰枣、食粮、手工业品等必需品。每当雨季到来、沙漠水草生长之际,他们便向沙漠深处进发。
25
26
贝都因人的手工艺品
27
绕部落一圈的漫游之后,品尝贝都因人的烤肉也是这次游览的最后一个项目,贝都因人的烤肉是将牛、羊肉绞碎后拌入调料,再制成类似一个个香肠状后,最后再用炭火烤熟。品尝之后,我觉得味道一般,虽然谈不是美味,但也并不难吃。
28
贝都因人的烤肉
29
30
31
32
33
我们又走进一间很大的草棚里,大家围站在一个小桌前,开始品尝贝都因人的烤肉和小吃,餐后我们告别了大漠深处的贝都因人部落,结束了这次渴望已久的探索。
34
35
36
37
38
与我们的贝都因人司机(身高1.90米多)合个影
39
40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4@365走进贝都因人部落之一
后一篇:
26@365走进贝都因人部落之三(部落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