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5173012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359@365我看到的阿斯旺努比亚人村落
(2015-12-25 00:01:08)
标签:
365
旅游
风景
摄影
埃及
杂谈
分类:
非洲
阿斯旺是埃及南方尼罗河畔的重镇,也是尼罗河进入埃及国土后第一个流经的城市。阿斯旺古称阿莱方庭,历史上曾是南方的贸易中心和通往非洲内部的门户。在阿斯旺,可坐小渡轮横渡尼罗河到努比亚村。说道游览阿斯旺努比亚人村落还有一段小插曲,本来我们的行程中没有这个景点,由于开罗机场的失误,我们原定从开罗到阿斯旺的航班被腐败的机场给更改了。虽然与我们的地接旅行社没有任何责任,但我们的开罗地接旅行社,出于对大家的安抚,特意赠送了我们两个景点,这就是其中之一。
1
远眺努比亚人村落
2
3
4
5
离开喧哗的阿斯旺市,我们乘坐小游船来到了这座位于尼罗河畔的努比亚人村庄。走进村庄,在埃及占据极重要地位的努比亚文化,便非常直观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这里仿佛让我进了一片色彩的海洋,每座房屋外墙全部被涂满了各种颜色,与远处的青青农田和摇曳生姿的椰枣树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
6
7
8
9
10
埃及是一个只有4个民族的国家,只有20几万的努比亚人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到阿斯旺去探索一下努比亚人的村落,已经被埃及政府开发为一个旅游项目,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慕名前来。游览努比亚人村落,通常是安排到某一家村民的家中做客,还可以在主人的家里品尝一下他们的特色茶点,参观一下他们的家居。不过,我更喜欢在那迷宫一样的村落里去走街串巷。很遗憾,跟团游却没有这样的安排。
11
12
这是我们做客的努比亚人家
13
把墙壁涂成蓝色是为了防蚊子,据说蚊子害怕蓝色。
14
努比亚人的客厅
15
16
家中也有小纪念品出售
17
厨房
埃及的努比亚人还是实行着一夫多妻,据说他们最多也是娶4为妻子。我们做客的这家人,从孩子们的长相上看,好像男主人至少有两个妻子。
18
房主人家的孩子们
19
20
21
与漂亮的努比亚小姑娘合个影
22
房主人的家眷和他的儿女
23
24
25
古代努比亚人(Nubians),是非洲东北部苏丹的民族之一,现有150多万人(1978年统计),其中有22万多人分布在埃及南部。长着黑色卷发的努比亚人,自古居住在尼罗河上游地区,以农业为主,除古埃及末期王朝的100年左右时间外,努比亚一直是埃及统治下的附属国。努比亚人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一直保存至今,但努比亚语没有文字,努比亚人的这个村落也似乎是从千年时光隧道中逶迤而来,给人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感,使人想对它一探究竟。
26
神秘的努比亚
27
28
29
村民
阿斯旺的努比亚人多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从阿斯旺往南直到德巴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区。其祖先和埃及王朝前期的居民同属一类人种,后来由于大量尼格罗人迁入,从而发生种族融合。努比亚人体质具有尼格罗人的一般特点,尤以其主要支系巴拉布拉人为典型代表。身材高大,皮肤为古铜色,嘴唇厚,头发乌黑卷曲。努比亚人使用努比亚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多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自古从事农业,同时饲养骆驼、马、驴、羊等,并在苏丹或埃及一些城市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或在工厂、矿山、棉花种植园里当工人。社会结构受阿拉伯人影响很大。努比亚人的农村,至今仍保留氏族组织。
30
努比亚村一角
31
32
跟团走,村里的这条小商品街导游是肯定要带你去光顾的。
33
努比亚人的祖先早在四、五千年前便已建立国家,并于公元前8世纪一度征服埃及(二十五王朝)。后来苏丹境内的努比亚人长期遭受埃及压迫。到了近代,他们又遭受英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直到埃及和苏丹相继获得独立,努比亚人才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
34
来这里参观的一家阿拉伯人,主动请我为他们拍照。
35
36
37
1956年苏丹独立后,瓦迪哈勒法成为两国的边境。从此,努比亚人被分给了两个国家。上世纪60年代中,埃及开始建造阿斯旺大坝,1971年大坝建成。此后,努比亚人的村落几乎完全被水淹没。后来,努比亚的居民大多数被移居到阿斯旺的南部,在当地形成了许多说努比亚语的地区。今天努比亚人基本上采纳了阿拉伯文化,但努比亚语依然存在,只是在书写时,才使用阿拉伯字母。
38
努比亚人村落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慕名前来。
39
40
41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358@365我在小游船上看到的阿斯旺的尼罗河风光(下篇)
后一篇:
360@365我看到的阿斯旺自然风光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