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015-02-06 01:06:08)
标签:

365

旅游

风景

摄影

随笔

杂谈

分类: 大洋洲

      虽然我们在墨尔本的行程安排的十分丰富紧凑,但惟独没有安排墨尔本市区的街览。本文照片都是在参观各景点的途中,随走随拍的,记录的仅仅是整洁、干净的墨尔本市区一瞥而已。

      墨尔本旧国会大厦,最早始建于1927年,后来曾有两次大的扩建,旧国会大厦美轮美奂的欧洲哥德式建筑,别具风格。自新国会大厦1988年落成后,它即完成了长达61年的使命,成为一座历史博物馆。旧国会大厦,现已改为国家肖像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首都原在墨尔本,而作为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对此极不满,1911年元旦联邦政府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的堪培拉建设新首都,在新首都的国会大厦未建成启用前,澳大利亚国会就在此办公。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

      这座两层的白色楼房主要有两部分,立法部的会议厅和办公室,还有休息娱乐的餐厅和酒吧。一间不大的内阁大臣厅是国家首领议宪定法的会址,厅墙上有窥视孔,桌案下有信号按钮,十分莫测。二层楼上大部分为新闻办公室,由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占据。据说经常有记者们爬上楼顶,跑到内阁厅的通风管处竖耳偷听会议内容,然后传出“内部”密闻制造轰动。这种从内阁屋顶“走漏”消息的现象,被称作“leaky roof”。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5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6

      旧国会大楼曾经是澳大利亚政治历史的见证和里程碑。从1927到1988发生的所有有关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辩论与决策都在这里通过。这里也是英联邦国家政治民主的展现。由于议员和参议员的人数不断增多,会议室和办公室都急需扩大。这也就是后来新国会大厦出现的前因后果。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7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8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9

      这是立在墨尔本市旧国会大厦不远处的亚当·林赛戈登的铜像。亚当·林赛戈登(ADAM LINDSAY GORDON)1833-1870,他维多利亚时期首次用澳大利亚方言写作诗人,生于英国军人家庭,因任性被其父送至澳大利亚。当过驯马师、骑师、警察等,出版诗集《浪花和飘烟》、《艾什塔罗斯》和《丛林歌谣和跃马曲》。因前两本诗集受到评论界攻击,且多次被马摔伤,于第三本书出版次日自杀。亚当·林赛戈登用铺张的语言和梦幻情调以及现实主义地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车夫、牧人和马师等普通人的刚毅性格和贫寒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他尤长于风景抒情诗和骑马诗,它的塑像也列入伦敦诗人角,题为“澳大利亚诗人”。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0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1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2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3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首府,又名新金山,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海滨,濒临菲利普湾亚拉河口,是仅次于悉尼的全国第二大城市。1838年英国人在此建立牧场,成为澳洲牧羊业的发源地。1851年在墨尔本附近发现大金矿,藏金之富使早几年开发的美国旧金山黯然失色,故有“新金山”之称。由于国内外淘金者蜂拥而至,人口骤增,城市也随之得以迅速发展,并日趋繁荣。1901-1927年,墨尔本曾做过26年的澳大利亚国家的首都,昔日也曾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4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5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英国温莎王子酒店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6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7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8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19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0

      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内,仍然保存着许多19世纪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这里被誉为是大洋洲最具欧洲风味的大城市。整座城市布局整齐、美观,主要大街笔直宽阔,摩天大楼林立,哥特式教堂和古希腊式议会大厦点缀其间。蓝色的亚拉河流经市区,有许多桥梁连接两岸。城市到处郁郁葱葱,林木茂盛,公园林立,繁花似锦。据说墨尔本的绿地占全市面积的1/4,因此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墨尔本市自1990年起,曾连续多年当选为全世界最适于居住的城市之一。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1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2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3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4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5

      我看到的墨尔本,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墨尔本市区,新老建筑有机并存,交相辉映,典雅的街道干净整齐,各个种族的人民和谐相处、安居乐业。墨尔本有“澳大利亚文化之都”的美誉,是全澳的文化、工业中心。墨尔本也是一个时尚之都,在服饰、艺术、音乐、电视制作、电影、舞蹈等潮流文化领域引领全澳,甚至在全球某些领域也具备影响力。墨尔本以浓厚的文化气息、绿化、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而著称。古代欧式马车、现代有轨电车、歌剧院、画廊、博物馆以及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市典雅的风格。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6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7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8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29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0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1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2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3    红灯停、绿灯行,马车亦如此。

      在澳大利亚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虽然繁华,但悉尼只是一个商业城市,而墨尔本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墨尔本拥有全澳大利亚唯一的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还有辉煌的人文历史,也是多个著名国际体育盛事的常年举办城市。从文化艺术层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风光之秀美,墨尔本都应有尽有。在满足感官娱乐方面,墨尔本更可以说是澳大利亚之冠,无论是艺术、文化、娱乐、美食、购物和商业样样都有自己的特色,总之,墨尔本成功地融合澳大利亚的人文与自然。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4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5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6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7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8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39

      墨尔本2010年六月统计的人口约407万,这里是移民聚居的城市,来到澳大利亚的新移民大部分都前往墨尔本和悉尼。现在每年大约十万名新移民抵达澳大利亚,当中约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来墨尔本定居。移民在墨尔本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同时也各自带来自己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因为有三分之一的墨尔本居民为生于澳大利亚以外的移民,所以在墨尔本被使用的语言超过180种之多,墨尔本有来自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和116种宗教信仰。不同族群的人们聚居成区,在生活习惯、节庆、餐饮上各成不同风格,他们也为墨尔本带来多元文化的丰富情趣。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0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1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2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3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4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5

      这里是墨尔本最繁华的联邦广场,广场上的这个巨大的显示屏,每时每刻都会让第一次来墨尔本旅游的游客们,在这里驻足。因为凡经过这里的游客,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在这个大频幕上演……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6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7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8    我们的团友们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49
37@365我看到的墨尔本市区一瞥
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