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的原始居民是波利尼西亚种的毛利人,公元1350年,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库克岛上集体航海,在海上和波涛奋战了好几个星期,横渡3200公里的海洋来到这片盛产长嘴奇异鸟、长着茂密植物的美丽土地,成为奥克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
尽管早在1769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就曾经经过这个地区,但他却没有进入到怀特玛塔港(Waitemata Harbour)和豪拉基湾(Hauraki
Gulf)。直到1820年,撒母耳·马斯丹才发现了今日的奥克兰市中心。而1840年奥克兰建城时的居民只有约2000人。

1

2

3

4

5

6
1840年2月6日,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上尉被英国政府派到新西兰跟当地的毛利原住民签定《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后,这块地就用六英镑被买了下来,霍布森就选择奥克兰做为这新殖民地的首都。一年间,两千个英国移民就来砍伐开垦。
现在看来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英国政府当时就用了50个床单、20件长裤、20个短柄小斧、10件背心、10个便帽、10个铁锅、四木桶的烟草、一箱子的烟斗、一个毛布、糖和面粉,就把奥克兰三千英亩的地买了下来。

7

8

9

10

11
当欧洲人与毛利人在1840年2月签定《怀唐伊条约》不久后,新西兰的首任总督威廉·霍布森决定放弃北部地区的小镇拉塞尔(Russell)为首都,在这座城市重新定都,并以印度总督奥克兰之名命名了这座城市,奥克兰因此成为了新西兰的第二任首都。有意思的是,在毛利语中,奥克兰得名于Tāmaki-makau-rau,意思是“纯洁的少女和一百个情人”。尽管大量的移民不断地给这座城市带来更新鲜的活力,但奥克兰还是在1865年,被取消了首都的地位。

12

13

14

15

16 码头旁的一个观景台
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西北岸, 为全新西兰的工商业中心和第一大城, 也是往来世界各国的大门,
奥克兰人口约130万。新西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都集中于此,有农畜产品加工、钢铁、机械等,这里的天然良港,主要输出乳肉制品、木材等。此外还有重要海军基地。市内还设有大学、博物馆、艺术馆及众多的公园和海滨浴场。虽然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
但它作为城市,却是一半是都会, 另一半是海洋。

17

18

19
在怀特玛塔港(Waitemata
Harbour)中部,回首可望到奥克兰的城市天际。还可看到奥克兰的商务区和港口,以及从地平面拔起、高耸入云的南半球最高建筑——天空塔(Sky
Tower)。
建于1996年的天空塔坐落在奥克兰的市中心HobsonSt.和VictoliaSt.的街角。高328米,是奥克兰的标准性建筑,也是南半球的最高建筑,它比法国的爱菲尔铁塔与悉尼的AMP塔还要高。天空塔与其他的建筑连成一体,组成巨大的天空城(SkyCity),城中汇集了新西兰最大的赌场,十个餐厅和酒吧和4星
宾馆,还有剧场以及许多独一无二的旅游冒险活动。

20

21

22 大洋洲最高的建筑——奥克兰天空塔

23
皇后街(Queen
Street)是奥克兰传统的主要街道和“黄金地段”,是新西兰的最佳商业区,它汇集了市内所有购物商店及大型百货公司。在皇后街和海关街垂直的两个街口的Downtown
Shopping Centre、OK Gift Shop精品店很多。附近的Queen's
Arcarde还有各种各样的古董、收藏品等。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诸如;手工羊毛袍、毛利族人雕刻品、翡翠、饰品、贝壳首饰、由美洲负鼠皮制成的皮衣以及羊毛汽车座套等等,这里都是应有尽有。

24

25

26

27

28
现今的奥克兰仍然为新西兰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南太平洋的枢纽,旅客出入境的主要地点。奥克兰位于两大海港之间,一些死火山点缀其间。人们的文化背景包含玻利尼西亚、亚洲到英国和东欧的各种元素。奥克兰是新西兰的门户,美丽的海港、岛屿,玻利尼西亚文化和现代大都市,这些元素组成了奥克兰的生活方式,使之享誉世界。
沿山坡而建的奥克兰市区, 市内高低起伏甚大, 常常下坡时在眼前是美丽的海岸, 上坡时却是大片如茵绿草开展在眼前, 让人的心情随时转换,
惊喜不已。奥克兰的城市绿化也是世界知名,可以说处处是绿地。所以,走在奥克兰的街头,可以说是一种享受。由于奥克兰是由古老火山喷发所形成的,所以具有特色的地形和温暖、潮湿的气候,造就了此地的生活风格,
在2014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奥克兰高居全球第三位。
奥克兰地区至今仍然建有大量郊区风格的房子,使得奥克兰今日的人口密度仍旧非常之低。尽管奥克兰地区的人口还不到伦敦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奥克兰的面积却超过了1000平方公里。

29

30 准备出售的私家二手小游艇,标价3500澳元。

31

32
奥克兰海港大桥(Auckland Harbour
Bridge)是奥克兰极富代表性的一处景致。奥克兰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由奥克兰海港大桥联成一体。大桥形如衣架,是新西兰唯一的港口桥。大桥建于1959年,桥面比海面高出43米,由于奥克兰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大桥的设计过载量已无法满足需求,1969年又聘请日本专家设计,把大桥两侧加宽,由原设计的四股车道增加到六股道,使大桥的过载量增加了近1倍。现在该大桥高峰时期一天可过往车辆115000辆以上。
奥克兰海港大桥连接着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怀提玛塔海港南北两岸,大桥全长1020米,与停泊在奥克兰游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奥克兰海港大桥不仅可以攀爬,据说还可以玩蹦极跳,奥克兰海港大桥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蹦极跳台建立在上面。

33 在伊甸山上俯瞰海港大桥

34

35

36

37
大桥全长1020米,与停泊在奥克兰游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