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雨中的江南三大名楼之南昌滕王阁

(2012-03-24 10:47:06)
标签:

滕王阁

分类: 我的国内游记
       江南三大名楼之南昌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大名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利用出差的机会,让我有幸目睹了这座扬名于天下的千年古楼。(由于那天的阵雨不断,天色灰暗,照片效果欠佳。)
 
 

http://t3.qpic.cn/mblogpic/7d6428fe4e309e6a1dc8/460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调任洪州都督,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http://t3.qpic.cn/mblogpic/ec18b4737c464b1fb82e/460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尤其是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http://t3.qpic.cn/mblogpic/a4e855105f490e8cf3ee/460

 

      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

http://t3.qpic.cn/mblogpic/3f78f3333c1f070c4792/460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http://t3.qpic.cn/mblogpic/744b09119284b997a00c/460

 

     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http://t3.qpic.cn/mblogpic/2d23054ed8bb4e8ad71a/460

 

     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http://t3.qpic.cn/mblogpic/b478671c85de86c9dc5e/460

 

     滕王阁建成后历经宋、元、明、清,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其中宋大观二年(1108年),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华丽堂皇之形貌,宏伟壮观之气势被誉为“历代滕王阁之冠”

http://t3.qpic.cn/mblogpic/04c9c753ba402ca059b2/460

 

     滕王阁最后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26年毁于兵灾,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

http://t3.qpic.cn/mblogpic/63264a5caf8afce29838/460

 

      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

http://t3.qpic.cn/mblogpic/85b7b52aef9e8a103cbc/460

 

      新阁自1989年重阳节主体工程竣工,对外接待游人,以后又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逐渐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仿古建筑群。由东面榕门路进入园区,首先迎接游人的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楼彩绘仿宋式大牌楼。牌楼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东为“滕阁秋风”,西为“胜友如云”。

http://t3.qpic.cn/mblogpic/ad7f3ee4a9b9e7b149ca/460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广场与主阁之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干道。干道南端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徽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两方贴金横匾,朝南为“戟遥临”,朝北为“美尽东南”。牌坊北侧,立有“铜奔马”雕塑,又名“马踏飞燕”,其西侧,有园中之园的“俯畅园”。

http://t3.qpic.cn/mblogpic/708a7f457f396733fb32/460

 

      进入园区,园内绿草如茵,鲜花吐艳,环境优美。宽阔的阁前广场将主阁衬托得分外庄严雄伟,充分展现了当年王勃所赞誉的那种“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气势。

http://t3.qpic.cn/mblogpic/b8e07f64483586eef6fc/460

 
      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波翻浪涌,表现王勃藉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都的英姿。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http://t3.qpic.cn/mblogpic/64a0350e60c7a56fdc28/460

     滕王阁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的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厅称为“仿古展演厅”,是一座小型戏台,戏台上陈列有极为珍贵的古乐器复制件,深寓歌舞兴阁之意。其中有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仿制件。

http://t3.qpic.cn/mblogpic/1d779547212ceefbaf7a/460

    

       滕王阁的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

http://t3.qpic.cn/mblogpic/41e8622a20a8513746a6/460

     

       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规格都是1.5米× 4.5米。东为“江山入座” ,西为“水天空霁”, 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这些内容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http://t3.qpic.cn/mblogpic/db1417a170da273de84c/460

 

     

     滕王阁的第四层与第二层建筑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个暗层。此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壁现《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精华。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岭梅关、弋阳圭峰、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

http://t3.qpic.cn/mblogpic/f0ff5ad5e96156886314/460

 

      滕王阁的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五楼是最高的明层。漫步回廊,眺望四周,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一派城市繁荣之景象。四季之景不同,游目四望,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http://t3.qpic.cn/mblogpic/e5fabcf38bac7410303a/460

 

      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其内,虽是一个暗层,但设计者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的墙体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线极好,与明层无异。其实,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大厅题匾“九重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