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我们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据记载菊花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爱菊花,早在宋朝,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们对菊花的美丽,留下了一首首赞扬的诗句……
闲暇之余,我拍摄了几张绽放在北京的菊花照片,再配上古今文人的名句送给博友们。
寄语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摄于颐和园)

寄语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摄于颐和园)


寄语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摄于颐和园)


寄语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摄于北京红螺寺)

寄语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摄于颐和园)

寄语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红螺寺

寄语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
抱技宁自枯。
(摄于颐和园)


寄语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摄于颐和园)


寄语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摄于红螺寺)

寄语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摄于颐和园)


寄语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摄于颐和园) 


寄语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摄于颐和园)

寄语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摄于颐和园)

寄语胡秉言《秋菊》:
千姿百态美阿娇,
风劲凉寒尽绚妖。
点缀晚秋美景绽,
暗香引来倦蝶娆。
(摄于北京红螺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