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避暑山庄

(2012-01-04 12:48:56)
标签:

承德避暑山庄

杂谈

分类: 无PS造假制作的实拍照片描述

      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庭院中还有驯鹿悠游其间。

http://t3.qpic.cn/mblogpic/f78799cb94b792758560/460

 

      避暑山庄的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http://t3.qpic.cn/mblogpic/463fb4caeb273fc562ee/460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最大的特色是它园中有山,山中有园。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避暑山庄的精华基本上在湖区,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区的周围,因此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

http://t3.qpic.cn/mblogpic/2c7826e274a88bc5fba8/460

 

      文津阁池南假山嶙峋,亭台得势,古树峥嵘,藓草涵孕。假山既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又有承德十大名山的缩影;横岭纵峰,沟桥冈壑,各自争奇。整组小景占地不多,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文津阎建筑既仿范氏天一阁,又兼收宋体书画家米芾宝晋斋的特点,集范、米两家胜景奇观于一体

http://t3.qpic.cn/mblogpic/17136e36f672b03829c0/460

 

      文津阁按《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设计、命名。顶层六间相通意为“天一”,底层六间分隔谓之“地六”。阁前砌平台,台下聚池潭,潭内映弯月,时隐时现。仰望天空,并无月亮,弯月何出,实为奇观。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开设《四库全书》馆,遂后陆续建造七座四库全书楼。京师紫禁城一座名文渊阁,圆明园‘座名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一座名文津阁,沈阳故宫一度名文溯阁,俗称北四阁;杨州大观堂一座名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一座名文宗阁,杭州圣因寺一座名文澜阁,俗称南三阁。

 

      金山,本在江苏镇江的江畔。山上建有江天寺、妙高峰、法海洞、慈寿寺等名胜。康熙皇帝南巡时,多次登金山游览,醉心于江流天际的壮丽景色,回京后便在山庄水面开阔的澄湖东部修筑了金山岛。

http://t3.qpic.cn/mblogpic/a64e3e5f21a0b39abbcc/460

 

      避暑山庄的金山亭位于如意洲以东、隔澄湖相对。从月色江声西过小石板桥,沿湖滨小道往北,跨叠石小桥可达金山岛。由山石堆砌,三面临湖,一面溪涧,峻崖峭壁,造型雄伟,湖水环抱,如紫金浮玉。

 

      烟波致爽殿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康熙称这里“地既高敞,气亦清朗”“四周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故名烟波致爽,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小跨院,是东、西两宫皇后的居住之所。“辛酉政变”即在西所策划。

http://t3.qpic.cn/mblogpic/933dfc69b699bfe901de/460

 

      在山雨迷蒙的时候,烟雨楼笼罩在雨雾烟云之中,宛若仙山琼阁,充满了神奇缥渺之美。烟雨楼是中路风景线的结景,北望湖光山色为余韵。旧版电视剧《还珠格格》第一、二、三部,均在承德避暑山庄取景拍摄,山庄里的烟雨楼就是“漱芳斋”。

http://t3.qpic.cn/mblogpic/a4cc8a379a312aeb3f9a/460

 

      烟雨楼布局紧凑,庭院古松挺拔,庄严;院外遍植荷、苇、蒲、菱,素淡,庄严、素淡形成对比。附属建筑设计颇见匠心,一高一低,一远一近,一洞一院,一山一水,既调剂了精神气氛,又丰富了整体内容。

http://t3.qpic.cn/mblogpic/1bf42dd8ec474d335c04/460

 

      烟雨楼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修建的一组建筑。烟雨楼门殿三楹,中为通道。门殿北有围廊,与主楼四面围廊相通。主楼五楹,两层,进深两间,稍间为楼梯,北、西廊外湖中起台、置汉白玉望柱。顶层檐下悬乾隆御题“烟雨楼”云龙金匾,另挂楹联“百尺起空蒙碧涵莲岛,八方临渺弥澄印鸳湖”

http://t3.qpic.cn/mblogpic/fa5601cffec85335bba2/460

 

      热河泉是承德砂砾岩下的地下温泉,雪飘冰封的季节,热河泉附近却是热气范腾,从不结冰,被称为塞外奇观。塞湖以此水为源,不但清澈澄碧,宜于游赏,而且水源充沛、稳定。夏季这里荷花竞放,浮萍点点,芦苇丛丛;冬季这里湖水结冰光滑如镜。此外,大面积的湖水,对于调节山庄的气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http://t3.qpic.cn/mblogpic/f193e774bba29939e332/460

 

      热河泉冬季水温8℃,其形成大约在七千万年以前。这里一年四季胜景不衰。春,泉水清清,澄弘见底,游鱼戏水;夏日浮萍点点,清香不绝;秋时湖中荷花同秋菊寒梅争艳,翠盖临波,朱房含露;等到了严冬季节,山庄被冰雪覆盖,湖面结冰盈尺,而热河泉处,碧水涟漪,春意盎然,堪称奇观。四季佳景美不胜取。

http://t3.qpic.cn/mblogpic/23dd02497749d49dbdb8/460

 

      热河泉边立竭一通,刻“热河”两个大字,《大英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一时天下闻名。实际上,热河原为武烈河之别名,并非指此泉。热河泉是湖区东路风景的结景部分,往北为平原区。在清代,这里设有“东船坞”,停放帝后的游船,其南建有“香远益清”,北有“萍香泮”。

 

      热河泉的泉水味甘甜,清凉可口,可谓天然饮料。它含有多种矿物质,其中微量的氟和硼酸,有防龋齿及消炎作用。据分析,康熙之所以在承德兴建避暑山庄,与热河泉有着密切的关系,起码是促使康熙建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热河泉,是山庄内的著名风景点,也可以说是名胜避暑山庄中的名胜。

http://t3.qpic.cn/mblogpic/8606aa290fa3293c24a8/460

 

      清代,塞湖水源有三:一是从暖流喧波门引进的武烈河水;二是山庄内西部山区沟谷的瀑布溪水;三是热河泉水。后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武烈河水早已不能引入山庄,山庄西部山区的瀑布溪水也渺无踪迹,著名的半月湖、西湖也因之淤塞填平。只有位于澄湖东北隅的热河泉水,涌流不息,使塞湖仍不失当年风貌

http://t3.qpic.cn/mblogpic/e9dec7cc6cf11447f92c/460

 

      塞湖被洲、岛、堤、桥分隔为若干互相连通的九个小湖面,现存有长湖、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镜湖等七个湖泊。湖中洲岛错落,各有曲径小桥相连,湖为自然堤岸,逶迤曲折,宛若天成,富于野趣。再加上这里古建筑绮丽多姿,林木葱茏,与湖泊相依相伴,层次丰富,富有含蓄美。

http://t3.qpic.cn/mblogpic/5cc1e34bcf7a5d378a30/460

 

      塞湖是避暑山庄内大小湖泊的总称,位于避暑山庄正宫东北0.5公里,湖水总面积约为310,000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该湖是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避暑山庄时,在天然泉水湖沼的基础上人工开拓而成。因其地处长城塞外,故名塞湖。

http://t3.qpic.cn/mblogpic/417ba1fc419be3a0db94/460

 

      山庄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区,这里峰奇石异,林木繁茂,气侯十分阴凉,比承德市区低4-5℃,来此尽可体会避暑之情趣。另有棒锤山、蛤蟆石等奇景。

http://t3.qpic.cn/mblogpic/9a1561b47d5ee8bbabb6/460

 

      从热河泉南行可达金山岛,岛上亭台楼阁一派江南景色。再沿湖畔南行可到月色江声岛,这里是皇帝读书、望月、听泉之处。再往前即到“水心榭”,它是宫殿区与湖区间的重要通道。站在水心榭,环视四周皆为美景。

http://t3.qpic.cn/mblogpic/1184f6f577e2961f2250/460

 

      沿长湖北行可到清时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津阁。从文津阁东行便到平原区。区内“万树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中央搭有豪华蒙古包,为清帝来山庄时举行宴会和游乐活动的场所。

http://t3.qpic.cn/mblogpic/f060c2eb6fdecd519fa0/460

 

      宫殿区北为湖区,湖中有三岛,西为环碧,北有如意洲,东有月色江声,皆以堤桥相连。环碧岛清静幽雅,原为王子读书处。岛北采菱渡是宫女下湖采菱的渡口。如意洲上古建筑比较集中,其中延薰馆是正宫建立前皇帝处理朝政之处。水芳碧秀是乾隆帝为其母后祝寿之地。如意洲北面有青莲岛,上有烟雨楼。

http://t3.qpic.cn/mblogpic/26fbc2c2242870fecb1a/460

 

      正宫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

http://t3.qpic.cn/mblogpic/3ac33abf28d8d5965858/460

 

      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正宫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

http://t3.qpic.cn/mblogpic/bbe1f6bcc7955081c2e2/460

 

      云山胜地楼是帝后观赏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磴道。 出正宫门便是万壑松风殿,这是清帝批阅奏章及读书处。正宫东侧为松鹤斋,原供皇太后居住,其造型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仿。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场所,不幸于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

http://t3.qpic.cn/mblogpic/6cfa64a9bbaabb64ea0c/460

 

      清代皇帝在山庄时,重大的典礼都在此举行。四知书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时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主要有烟波致爽殿和云山胜地楼。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正中设宝座;西暖阁是皇帝的卧室,床后有暗道;东暖阁是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的地方。

http://t3.qpic.cn/mblogpic/b25cbd92b096b10e4bba/460

 

      殿内正中设紫檀地坪,上设御座,北面书架上放有《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东西两侧放有《皇舆全图》。所有门窗装修皆不施彩绘,炀腊涂饰为木本色,风格雅朴而明丽。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间,是朝贺时皇亲与少数民族王公和外国使节的停留处,再前有方形乐亭两座,东为金钟,西为玉磬,是乐师奏乐的地方。

http://t3.qpic.cn/mblogpic/bbaeca8534963488a8e6/460

 

      殿内正中悬挂康熙御书匾额“澹泊敬诚”。澹泊,源于三国时诸葛亮的《戒子书》:“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是以简朴的生活来保持高远的政治志向。康熙肇建避暑山庄是为其深远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所以在山庄的园林建筑方面力戒奢华,以求澹泊,故将山庄内正宫的主殿定名为澹泊敬诚殿。

http://t3.qpic.cn/mblogpic/8473161d1625b2cf7f1c/460

 

      澹泊敬诚殿是正宫的主殿。面积583平方米,因乾隆十九年(1754年)全部用楠木改建,故俗称楠木殿。它是清帝驻跸山庄时,举行朝贺、大典、接见文武大臣、少数民族王公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乾隆曾在这里接见前来祝寿的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罗桑•班登依西。

http://t3.qpic.cn/mblogpic/952ae6bb444dd05f9c4c/460

 

      在山庄南部,有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按封建礼制分前朝、后寝两部分。 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诚殿,全部由楠木建成。

http://t3.qpic.cn/mblogpic/a93194492e1a717d620c/460

 

      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http://t3.qpic.cn/mblogpic/a597dc9d0d6d16e6cda4/460

 

      山庄周围寺庙,环山庄半圆建成,呈众星捧月之势,政治寓义十分明确。从收效看也确实是“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http://t3.qpic.cn/mblogpic/21b56d5021673202397a/460

 

      山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分别是“南山积雪”和“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http://t3.qpic.cn/mblogpic/0afd42f06067d0d0152e/460

      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的美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

http://t3.qpic.cn/mblogpic/9c0267e52698442fe72c/460

 

      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http://t3.qpic.cn/mblogpic/a848e789caa086595776/460

 

      避暑山庄又称离宫或热河行宫,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抵御沙俄的扩张。它是清帝每年北巡的重要行宫之一。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

http://t3.qpic.cn/mblogpic/3f50fb13bd755fdaf896/460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北海公园的八倍。与北京紫禁城(故宫)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http://t3.qpic.cn/mblogpic/5a610b2558e10cd305f2/460

 

      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http://t3.qpic.cn/mblogpic/2c92f87a21f129554676/4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