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外八庙之须弥福寿

(2012-01-04 12:24:23)
标签:

承德须弥福寿

分类: 无PS造假制作的实拍照片描述

      俯瞰须弥福寿之庙气势也称得上宏伟壮观,但缺少活力和生机。我在这里,怎么也体会不到身临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时的那种感觉,那种到处都散发着的、无法抗拒的庄严和神圣的感觉!正可谓:形虽似而神非也。下图1为承德的须弥福寿之庙,(图2、3为西藏后藏中心日喀则的班禅行宫扎什伦布寺。)

http://t3.qpic.cn/mblogpic/c7db80f2f760e255cf00/460

 

      须弥福寿之庙依山就势,合理利用地形,以大红台居于正中,将全庙分隔成前、中、后三部分,既保持了扎什伦布寺的原有风格,又使汉藏两式建筑相映生辉,融于一体。同时,这座寺庙的修建对于加强清朝中央政权和西藏地方的联系,密切僧俗两界的关系,从而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t3.qpic.cn/mblogpic/94981cee221c6659b2f2/460

 

      大红台中心建有三层大殿——“妙高庄严”殿。殿顶以鎏金铜瓦覆盖。四条殿脊,每条殿脊上各匍匐着两条做工精细的金龙,每条重约300公斤。金龙栩栩如生,腾空欲飞。四条金龙与殿之金色宝顶在蓝天的映衬下金碧辉煌,庄严富丽。

http://t3.qpic.cn/mblogpic/2bc62fc9afca7777420e/460

 

      从建筑形制上看,庙的前部自石桥、山门、碑亭至琉璃牌坊为汉族建筑形制。向北即为须弥福寿庙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大红台由三层群楼围绕着三层楼阁“妙高庄严”殿组成,平面呈“回”字形,此种形制藏传佛教称之为“都刚法式”。

http://t3.qpic.cn/mblogpic/b4c8ffcc03e8fa4c45c8/460

 

      跨过五孔石桥,进入寺庙山门,迎面是重檐歇山三开间碑亭,下部承以巨大的石须弥台基,四出踏步,亭壁四面开拱门。亭内置乾隆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记述建庙的缘由。石碑通高8米,碑座长4米,碑身及碑首为一块整石雕造,周围和两侧均刻有云龙纹样。

http://t3.qpic.cn/mblogpic/444c8c6c41afc7966c72/460

 

      这座庙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主体为3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条金龙。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重檐歇山顶鎏金瓦顶。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

http://t3.qpic.cn/mblogpic/d843f9b3f795f4958944/460

 

      据《高宗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载,乾隆45年(1780年)8月13日是乾隆皇帝的70寿辰。这一年,参加“万寿节”庆祝活动的人中有一位显赫的人物,他就是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前来承德朝觐皇帝的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贝丹益西。乾隆命人仿班禅驻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班禅建一行宫,供六世班禅讲经居住之用

http://t3.qpic.cn/mblogpic/8e4f8dc46c317eebdfb8/460

 

      承德外八庙之须弥福寿之庙,俗称“班禅行宫”,位于避暑山庄北部狮子沟,系仿照六世班禅在西藏日喀则的住所——扎什伦布寺的形制而建。“须弥福寿”,是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扎什”,意为“福寿吉祥”,“伦布”是须弥山;“须弥福寿”意为“吉祥的山”。

http://t3.qpic.cn/mblogpic/d9af803bc88254df7e76/4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