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三大名楼之湖南岳阳楼

(2012-01-04 11:36:50)
标签:

岳阳楼

分类: 无PS造假制作的实拍照片描述

       岳阳楼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毁之时,“则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民国末年,楼身已经破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还修建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http://t3.qpic.cn/mblogpic/23946263b23fe1817196/460

 

       岳阳楼虽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当中国中部,靠长江、伴洞庭,临洞庭湖居其口,临长江居其中。以水路言,从岳阳出发,上溯长江,经三峡,可通巴蜀;顺长江东下,可达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乃至远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上溯,可与湖南76个县市相连。

http://t3.qpic.cn/mblogpic/0aaabcf53147bac54bbc/460

    岳阳楼旁边的周瑜夫人小乔的墓地。

http://t3.qpic.cn/mblogpic/254eb7c1d7c3dff6127c/460

    元朝时的岳阳楼原型

http://t3.qpic.cn/mblogpic/fef0b145b26b9c4fae7c/460

    明朝时期的岳阳楼原型。

http://t3.qpic.cn/mblogpic/d5577747d81adb1e923e/460

 

       清代曾对岳阳楼多次进行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

http://t3.qpic.cn/mblogpic/2dbd8d8bcb1c08d0841e/460

 

      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之后。庆历四年(1044年),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滕子京因被诬告滥用公使钱被贬知岳州。滕上任后次年便重修岳阳楼,司马光在《涑水纪闻》记载滕子京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讨来的钱有一万缗,就用于修建岳阳楼。并邀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

http://t3.qpic.cn/mblogpic/98cb3d1d0b097580ee22/460

 

      唐朝时巴陵城楼始称为岳阳楼。因岳州地处南北通途,又有楼台胜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官岳州,常会文人登楼赋诗。嗣后,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风邀云集,接踵而来,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杜甫的《登岳阳楼》,更是千秋绝唱

http://t3.qpic.cn/mblogpic/52c7faa7d272dc303c32/460

 

      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南朝诗人颜延之《登巴陵城楼》诗,即有“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的佳句。

http://t3.qpic.cn/mblogpic/3feb1ad19b7e85cc60f8/460

 

      东汉末年,孙权的手下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 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http://t3.qpic.cn/mblogpic/2eb51c4f9f43874dbf34/460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http://t3.qpic.cn/mblogpic/bc8eeb8cf91539890ae0/460

 

      县志记载,北宋新修的楼台规模宏大,极为壮丽。《岳阳楼记》通篇仅360余字,然其内容博大,气势磅礴,借景议人,堪称绝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出此中。名楼得名记,名声益彰。此后,历宋元明清,代有游人吟咏,不乏佳作。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毁于战火。

http://t3.qpic.cn/mblogpic/8a4df0683a88333af4d2/460

 

      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约130米,南北长约300米,陆地投影总面积3.9万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

http://t3.qpic.cn/mblogpic/215696b0d6b4fa4c5d86/460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http://t3.qpic.cn/mblogpic/b4a03a0b1809da569d6e/460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 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现在的岳阳楼为1984年重修,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

http://t3.qpic.cn/mblogpic/f4a9221b936a8e52412a/4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